1.选择题- (共10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针砭 刀笔吏 分庭抗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收讫 陪笑脸 轻车简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C.坐镇 活性炭 看风使舵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D.笼络 消音器 起承转合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霎时/差劲盥洗/冠名权契合/锲而不舍 |
B.神甫/果脯信笺/监护人贮藏/独出机杼 |
C.体恤/酗酒肖像/削铅笔逡巡/怙恶不悛 |
D.镌刻/隽永倾轧/高压锅伛偻/与人为善 |
4.—Could you tell me where you found Miss Gao just now?
—Certainly.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They ________ happily at that time.
5.—Could you tell me where you found Miss Gao just now?
—Certainly.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They ________ happily at that time.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推进房产税改革中,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是征管机制必须面临的严峻课题。 |
B.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
C.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央部门在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推进,比如晒“三公”经费。 |
D.根据编制规则,当成份股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收购、合并、分拆、退市等),有关部门可以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
7.Nowadays, we don't have enough resources to use. So it's everyone's duly to save them for the future. To save resources, we should __________.
①throw away a pencil without completely using it
②collect waste things for recycling
③go to school by kike instead of by car
④turn off the tap while brushing our teeth
⑤keep the lights on day and night
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the same sound as the underlined letters of the word their
2.句子默写- (共1题)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空1分)
(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论语》)
(2)仰之弥高,____________。(《论语》)
(3)岁寒,。(《论语》)
(4)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5)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论语》)
(6)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7)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论语》)
(2)仰之弥高,____________。(《论语》)
(3)岁寒,。(《论语》)
(4)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5)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论语》)
(6)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7)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2.
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鸡鸣而起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孟子观点相近的一项是 ( )(3分)
(二)课外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②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 ①羖:公羊。②累绁:用绳索捆绑。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小题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人亦忧其忧。(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见梁惠王 见:谒见,拜见。 |
B.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弑:杀害。(专指臣杀君,下杀上)。 |
C.不夺不餍餍:满足。 |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遗:遗留。 |
例句:鸡鸣而起
A.不远千里而来 | B.亦有仁义而已矣 |
C.苟为后义而先利 |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B.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
C.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②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 ①羖:公羊。②累绁:用绳索捆绑。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 |
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 |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辟。 |
D.孔子遂行,反乎鲁反:返回。 |
A. | B. |
C. | D.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喜欢礼仪,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等等的小官,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 |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
(1)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人亦忧其忧。(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