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0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4

1.综合题(共4题)

1.
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示意图”、“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发展的精华区域,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分工。


资料2:农业社会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曾是我国主要的粮仓。而如今,其“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1)农业社会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曾是我国主要粮仓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
(2)皖江城市带得以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分工,是由于该区域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及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左图),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以后,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右图),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根据左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根据右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流域地势特点。
(3)田纳西河确定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实行梯级开发,建造水电站。除防洪外,水资源综合开发还具备哪些效益?
3.
下图为“我国沙漠化土地及沙漠化快的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降水稀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资料分析,②地区荒漠化速度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遏制这一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
下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工程。 (填字母)
(2)请说出图中A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3)简析图中B线调运的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5.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小题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6.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等。

据此回答下题。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国地理特征的地区顺序是(  )
A.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四川九寨沟
B.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广西桂林
C.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珠江三角洲 浙江杭州
D.柴达木盆地 云贵高原 黄河三角洲 西双版纳
7.
读我国两大地理区域简图及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传统民居位于区域图中的(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小题2】与N地区相比,M地区(   )
A.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年较差大
B.河流汛期较长,含沙量较大
C.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
D.地形较平坦,水陆交通运输更便利
8.
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过度开采地下水
C.围湖造田D.长江干流水量减少
【小题2】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D.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9.
20世纪60年代,民勤从其他地区成功引入蜜瓜栽培。为提高蜜瓜品质和产量,当地人们采用砂田小行棚加塑料大棚双覆盖促成栽培,并大力发展滴灌技术。图6为民勤所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民勤地区能成功引种蜜瓜,主要是因为蜜瓜()
A.喜光耐旱B.喜水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小题2】民勤蜜瓜采用砂田小行棚加塑料大棚双覆盖促成栽培,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台风C.干旱D.冻害
【小题3】发展滴灌技术可以缓解当地()
A.植被破坏B.次生盐渍化C.水土流失D.河水污染
10.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D.市场需求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
河南省有近1亿人口,但该省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5.8%。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当地政府向富士康公司提供了更为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和用工条件。据此并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应该提供
①优惠的政策 ②丰富的人力资源 ③广阔的市场   ④雄厚的科技力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富士康公司在河南设厂,将会
A.改善当地环境B.导致大量农民失业
C.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吸引大量人口外迁
12.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小题2】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治水蚀荒漠化B.防治风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
13.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小题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流域内I、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植被
【小题2】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I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I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15.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下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题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B.3月至5月C.6月至9月D.10月至12月
16.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小题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17.

   下图是以元代马致远的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A.东北平原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平原D.宁夏平原
【小题2】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事
A.该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B.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
C.该区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和玉米D.该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两到三熟
18.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  )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C.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链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小题2】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的意义有(  )
①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②满足北疆地区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 
③促进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两国管线工程对接可以确保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