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9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分析此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简述甲区域地势特征____,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
(3)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条件。
2.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情况

材料三:2009年广东省内四个区域的三次产业构成图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    等。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有    等。
(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等。
(4)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是    ;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  ;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5)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3.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为云南旅游景观图分别为少数民族、大理三塔、 路南石林、雨林野象。


资料二:云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偏南的个旧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香格里拉为210~220天。

资料三:三江并流区域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在150公里内排列的山脉和大江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002年云南省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四:云南干旱地区和三江流域图位置图。


(1)读云南地区的景观图。四幅图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从旅游资源多样性方面简述云南为何被称为“七彩云南”。
(2)云南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______。云南南部边境地区景洪的无霜期为____(330天以上或者300天以下)。三条河流的流向受_______的影响。
(3)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构成这一地区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4)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从地貌、水文和气候角度简述其干旱频发的原因。

2.单选题(共19题)

4.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D.地貌和植被
5.
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不正确的是:(    )
A.B.
C.D.
6.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关于该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第一大岛
B.樟脑的出口量世界第一
C.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降水量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多
7.
读图2,回答3—5题。

【小题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乙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D.水体污染
【小题3】甲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形区,是因为甲地
A.地势较高B.纬度较低C.植被较多D.云量较多
8.
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四省区河流与山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B.b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C.c河流的干流是我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线D.d山脉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
【小题2】下列关于四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省区南部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和沙漠B.②省区的简称是赣
C.③省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D.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西宁
9.
“春雨贵如油”是指我国的( )
A.东北三省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藏北高原
10.
天山的冰川主要分布区及其水汽来源分别是
A.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B.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C.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D.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11.
目前,我国的铁路干线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向西可达荷兰鹿特丹港,被世人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我国境内的这条干线是
A.京包-包兰线B.沪杭-浙赣线
C.京哈-京沪线D.陇海-兰新线
12.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B.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D.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节省运费
13.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14.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河流N是我国()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耕作业与畜牧业分界限
【小题2】N河以北的河流一般()
A.只有一个汛期B.具有凌汛
C.具有冰期D.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小题3】近年来,城市M地下水位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下降,其直接原因是()
A.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补给不足
B.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C.城市建设过快,水污染严重
D.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15.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   )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泥沙冲入黄河
②黄河下游河段地壳上升
③黄河下游地区风沙侵蚀严重
④下游河水流速减慢,流量减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小题2】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C. 光热条件好   D. 降水丰富
17.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小题2】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自然资源少C.耕地资源少D.人口众多
【小题3】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18.
工业生产布局受自然、人文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列工业布局与其所对应的主导因素不匹配的是(  )
A.黑龙江木材加工业森林资源丰富B.内蒙古呼和浩特乳品业劳动力密集
C.浙江杭州丝绸业蚕丝产地,产业历史悠久D.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聚集
19.
某平原地区,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四种农产品,地价相同,其产品
全部提供同一市场出售。根据这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完成问题。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20
6
3
2
生产成本(元/千克)
10
3
2
1
运费率(元/千米·千克)
0.8
0.3
0.05
0.06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15
12
8
10
 
【小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松嫩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影响该地区上述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科技水平C.市场需求D.国家政策
20.
如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B.大漠孤烟
C.椰风海韵
D.奇山秀水
【小题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21.
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22.
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电力资源丰富,参与西电东送的省(区)是
A.青海B.山西C.广西D.四川

3.选择题(共4题)

23.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在某次刑事侦查中,公安机关通过调取录像(摄像机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来锁定犯罪嫌疑人时,在不改变画面大小的情况下,他们看到的嫌疑人的像是{#blank#}1{#/blank#}(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摄像机在正常工作时,它距被拍摄的人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blank#}2{#/blank#}倍焦距;若将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则摄像机内所得像的大小会{#blank#}3{#/blank#}(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25.在某次刑事侦查中,公安机关通过调取录像(摄像机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来锁定犯罪嫌疑人时,在不改变画面大小的情况下,他们看到的嫌疑人的像是{#blank#}1{#/blank#}(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摄像机在正常工作时,它距被拍摄的人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blank#}2{#/blank#}倍焦距;若将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则摄像机内所得像的大小会{#blank#}3{#/blank#}(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26.

血红蛋白的特征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