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天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79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从词类活用角度,对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封府库,吏民  ②群臣之  ③我得事之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道芷阳行 
⑥与郑人 ⑦太子之  ⑧发尽指冠  ⑨项伯杀人,臣之  ⑩日夜望将军至
A.①⑥/③⑤⑩/④⑨B.①⑥⑧/②⑦/③⑩
C.②④/③⑤⑩/⑥⑧D.①⑦/②⑤/③⑥⑧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jiào)躅(chí)而不舍(qiè)叱风云(chà)
B.果(fǔ)拙(liè)词夺理(qiáng)安全陆(zháo)
C.脓(huì)漫(sù)歌载舞(zài)奖后生(yè)
D.弃(bìng)彳(chù)长歌哭(dāng)引高歌(háng)
3.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体(tóng)脑(suí)后(yī)怏怏不乐(yāng)
B.畏(xǐ)颓(qǐ)晓(fó)管蠡测(kuī)
C.噪(guō)慰(jì)忸(nì)身不恤(yǔn)
D.堂(nòng) 维(qiān)浸(zì)然而止(gá)
4.
这是杭州二十四桥的一副对联,请将语句进行组合,构成完整上下联。
①胜地据淮南
②扁舟过桥下
③问箫声何处
④看云影当空
⑤有人吹到月三更
⑥与水平分秋一色
A.①③⑤,②④⑥B.②③⑤,①④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②④⑤,①③⑥
5.
对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何厌之有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籍何以至此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⑦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⑧以其无礼于晋   ⑨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与非常也  ⑩使毕使于前
A.①③⑩/②⑤⑦/④⑨/⑥⑧B.①③/②⑤⑦/④⑥/⑧⑩/⑨
C.①③/②④⑥/⑤⑦⑨/⑧⑩D.①③④/②⑤⑦/⑥⑨/⑧⑩
6.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B.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之外的一种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达到音调的和谐之美。
C.作为儒家思想经典的《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统率其全书的核心思想是“仁”。
D.《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它完全按照作者的亲身经历而作,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7.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是徐志摩、闻一多,他们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辞藻,创立了形象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理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别用来赞颂其在文学和历史学上的地位。
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D.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其中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远和近
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A.本诗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丰富的内涵。“远”“近”本是物理距离概念,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
B.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是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诗人幻想中的拥有完美品质的人。
C.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D.“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平淡,工巧而不矫饰。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小题1】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罪六王:封王
B.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之都:建都
C.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逐故主徙:迁移
D.为政不平,主约不信:相信
【小题2】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汉王项羽曰范增目项王
B.汉王欲而西归秦王惊,自而起
C.汉王伤胸,扪足曰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遂鲁公号葬项羽毂城事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
【小题3】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为政不平,主约不信愿大王少假借
C.至固陵,不会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以为汉尽得楚地王
【小题4】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和他的挑战。
B.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与刘邦在数年的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但是,由于项羽有着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点,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所以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
【小题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
(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小题6】将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小题1】第三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
(2)
(3)
【小题3】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一句,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又有现实的震撼力。
B.第二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像中繁华的罗马城,而实际中的罗马城并非如此,作者的情绪随之“低落”下来,待看到更多的废墟后作者的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
C.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D.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