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78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8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位置,并简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13.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三 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人口增长指标(‰)。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3)近些年,在上海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请说明上海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4)大量人口迁移对上海市有何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


材料二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该地区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试分析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2.单选题(共18题)

4.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
C.增加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小题2】渝北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加强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地下水位
C.减缓城市低地内涝D.减弱城市酸雨污染
【小题3】某同学为渝北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减少开采地下水
②治理水污染
③增加绿地面积
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B.工业园区
C.住宅D.物流园区
【小题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6.
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B.1975年~1986年
C.1985年~1990年D.2000年~2010年
【小题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
7.
图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图中阴影为农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
A.热量、土壤B.地形、热量
C.光照、水源D.水源、土壤
【小题2】两国农业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水利工程量大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率低D.生产规模小
8.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
【小题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
9.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
【小题2】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D.水源充足
10.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11.
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小题2】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气候条件B.劳动力
C.淡水资源D.科技水平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 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17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小题2】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广西B.上海→安徽
C.广州→河北D.深圳→江苏
14.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住房紧张B.产业升级
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5.
韩美最终决定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这使韩国成衣、玩具、鞋子、袜子、皮革等在华企业大受影响。图为《韩国总和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变化示意图》(总和生育率指妇女终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数;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有关韩国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来劳动力将过剩
B.未来老龄化将加剧
C.1970年以来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D.1990年以来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16.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小题1】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城市级别高B.城市规模大
C.服务范围大D.服务种类少
【小题2】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B.交通用地减少
C.第二产业产值减少D.耕地比重增加
17.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的左下角有一实线为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在地域上的分界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B.地形C.降水D.热量
【小题2】东北小麦比南方小麦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品种优良,精耕细作B.生育期长,光照充足
C.生长期长,日温差大D.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18.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小题2】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市场适应性强C.经营粗放D.科技水平高
19.

   家里的阳台和楼顶,铺上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便可改造成为城市屋顶“空中花园”。如今在我国,传统的“空中花园”正逐渐被“空中菜园”(下图)这一新型的城市屋顶绿化取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光照B.水源C.土壤D.热量
【小题2】与城郊田间菜园相比,“空中菜园”
A.技术先进B.水分蒸发慢
C.病虫害少D.市场价值高
20.
图示意潘帕斯草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地区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较,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B.濒临海港C.靠近市场D.土地租金低
21.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
【小题2】“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市场B.地形C.水源D.技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