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地理(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7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综合题(共2题)

1.
九寨沟是我国知名旅游景点,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该景区游客数量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结合图1和图2概括九寨沟游客数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可能成因。
2.
天山中段的独库公路被称为“中国最险峻壮美的英雄之路”。2016年7月中旬,三位旅行者驾车从独山子出发,翻越了四座终年积雪的冰达坂(维吾尔语意为高耸入云的雪山)到达库车。出发前,三人上网查阅独库公路的背景资料时,发现独库公路沿线一些地方森林茂密,有些地方多地质灾害;三人途经冰达坂时,被壮美的雪山冰川所吸引,拍下了这张照片。

你认为冰达坂地区可以开发哪些旅游项目?如何开发?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
【小题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4.
如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10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
B.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
D.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小题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市场距离近B.近经济发达区C.知名度最高D.树种最丰富
5.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 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 2020 年之前形成 3000 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交通C.原料D.劳动力
【小题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开发地下水B.循环用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6.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小题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7.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虚线为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的积温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纬度一致但积温相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D.太阳光照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P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小
B.P河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稳,航运发达
C.甲地为暖温带,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
D.甲所在平原地势平坦,泥沙少,土壤贫瘠
8.
该表分别为我国四个大地形区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四地及其主要旅游资源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雪域高原、坎儿井、绿洲B.②—窑洞、梯田、荷塘月色
C.③—民族风情、喀斯特地貌D.④—炎黄故里、井冈山
9.
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靠近圆心的地理景观是
A.都江堰灌区B.三峡工程
C.庐山风景区D.龙门石窟
【小题2】为服务于圆弧线上及以内的各经济据点,靠近圆心的城市应建成
A.全国商品集散中心B.国家旅游发展基地
C.全国铁路交通中心D.国家电网供电基地
10.

   “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小题2】“丽江自由行”“成都自由行”“西安自由行”等旅游深受旅友追捧的原因是
A.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B.地区接待能力强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D.旅游地的交通位置优越

3.选择题(共1题)

11.

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blank#}1{#/blank#} ?

小明同学联想到再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blank#}2{#/blank#} 。

(3)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blank#}3{#/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