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并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玛纳斯河的河水以__________________补给为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
(2)新疆瓜果生产颇具特色,目前新疆水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试分析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相比,在内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3)渠灌是当地主要农业灌溉方式,分析大量引水灌溉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玛纳斯河的河水以__________________补给为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
(2)新疆瓜果生产颇具特色,目前新疆水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试分析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相比,在内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3)渠灌是当地主要农业灌溉方式,分析大量引水灌溉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27日,互联网上的一条消息将天山北坡再次纳入人们的视线:《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完成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就在此前一个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该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具体说明材料一中提到的“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材料一 2011年7月27日,互联网上的一条消息将天山北坡再次纳入人们的视线:《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完成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就在此前一个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该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具体说明材料一中提到的“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但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落在长江三角洲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江三角洲,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江三角洲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珠江三角洲低端产业“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但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落在长江三角洲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江三角洲,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江三角洲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珠江三角洲低端产业“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曾发生一系列破坏性的“黑风暴”,左图示意美国农田黑风暴危害严重区的分布。这些地区的许多草地被开垦用来种植小麦,“黑风暴”造成许多农场颗粒无收。右图示意 P 区域各月风蚀量占年风蚀量比重的变化。

(1)说出 P 区域黑风暴多发季节及原因。
(2)指出黑风暴产生的人为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曾发生一系列破坏性的“黑风暴”,左图示意美国农田黑风暴危害严重区的分布。这些地区的许多草地被开垦用来种植小麦,“黑风暴”造成许多农场颗粒无收。右图示意 P 区域各月风蚀量占年风蚀量比重的变化。

(1)说出 P 区域黑风暴多发季节及原因。
(2)指出黑风暴产生的人为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
2.单选题- (共12题)
5.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对东北平原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
C.大兴安岭是湿润、半湿润区分界 |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6.

【小题1】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必要性( )
A. 鄱阳湖鱼类将绝种,江豚会因生境破碎化、迁移通道受阻而完蛋
B.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拦水后可能会出现98年那样的大洪灾
C.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基本解决湖区枯水期缺水问题
D. 白鹤和东方白鹳等候鸟柄息地会被破坏
【小题2】关于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 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长江补给鄱阳湖
C. 4~6月由于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 3月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故输沙能力最强
【小题3】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
A. 长江干流水位高 B. 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 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D. 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官方指出,长江上游水库群调蓄已带来枯水期中下游水资源形势的重大变化等诸多连锁反应。因此,通过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来调整变化了的江湖关系,修复和改善鄱阳湖的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向长江输沙量和湖口站径 流量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必要性( )
A. 鄱阳湖鱼类将绝种,江豚会因生境破碎化、迁移通道受阻而完蛋
B.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拦水后可能会出现98年那样的大洪灾
C.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基本解决湖区枯水期缺水问题
D. 白鹤和东方白鹳等候鸟柄息地会被破坏
【小题2】关于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 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长江补给鄱阳湖
C. 4~6月由于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 3月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故输沙能力最强
【小题3】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
A. 长江干流水位高 B. 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 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D. 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7.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小题2】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 B.经济腹地较小 企业间过度竞争 |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
A.城市化水平 | B.经济发展水平 | C.用地紧张 | D.人口数量 |
8.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①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③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④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小题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②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③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④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小题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①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③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④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②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③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④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9.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小题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小题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10.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小题4】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

【小题1】【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 | B.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 |
C.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 D.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
A.平整土地 | B.贮水拦沙 | C.抽引水灌溉 | D.发展多种经营 |
11.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地区③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逐年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小题3】下列地区中,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原则的生产活动是 ( )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A.耕地大规模流转而集中 | B.农民就业结构得到优化 |
C.食物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工交住宅用地大量增加 |
A.②区改良盐碱渍地,发展节水农业生产 |
B.③区利用光热优势,发展甘蔗大棚农业 |
C.④区开发原始森林,扩大柠檬种植面积 |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产业规模 |
12.
下面图甲、图乙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小题2】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B. 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 图乙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D. 图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小题3】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 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 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小题2】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B. 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 图乙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D. 图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小题3】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 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 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13.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 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小题3】下列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退化 | B.物种骤减 | C.酸雨加重 | D.沙尘暴增加 |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地位,扩大耕地面积 |
B.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
C.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D.农、林、牧、工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
14.
下图是“某旅友暑期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15.
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及相邻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中游发展经济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 平原面积狭小 B. 土地肥沃
C. 油气资源丰富 D. 洪灾频繁
【小题2】长江中游洪灾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B. 地势地平、水流缓慢
C. 陡坡开荒 D. 围湖造田

【小题1】长江中游发展经济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 平原面积狭小 B. 土地肥沃
C. 油气资源丰富 D. 洪灾频繁
【小题2】长江中游洪灾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B. 地势地平、水流缓慢
C. 陡坡开荒 D. 围湖造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