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港一中2018届高三年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77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下图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
(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2)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云霄县举办枇杷节对促进枇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云霄县推广枇杷与茶叶间种的好处。

2.单选题(共7题)

3.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冬季风B.盛行西风
C.夏季风D.东北信风
【小题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持续除草B.从外地运沙
C.修筑防浪堤D.植树种草
4.

   罗摩桥是由一连串礁石与沙洲组成,时隐时现。在神话史诗中,罗摩桥是印度教英雄罗摩王子修建的浮桥。2005年7月,印度政府拟斥资开凿横穿罗摩桥的运河(下图),但遭到印度教教徒的强烈抗争至今。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修建该运河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A.风浪大B.盐度高C.暗礁多D.水域深
【小题2】若该运河建成通航,则印度东、西海岸之间的海上航程将缩短约
A.300 kmB.600 kmC.900 kmD.1200 km
【小题3】该运河的修建遭到反对主要是由于印度政府忽略了
A.水文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
5.
下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
A.5月B.6月C.10月D.12月
【小题2】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
A.灌溉B.旅游C.防凌D.发电
【小题3】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
A.植被破坏B.来水量大
C.土质疏松D.积雪消融
6.

   冰间湖指的是极地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水域。冰间湖主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暖流等)造成海冰融化或动力因素(风、洋流等)疏散薄冰而形成。楚科奇海阿拉斯加沿岸海域,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几个冰间湖。如图示意楚科奇海等深线及地理位置,如图示意多个冰间湖附近风向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楚科奇海冰间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北风吹散薄冰B.太阳辐射强烈增温
C.楚科奇海夏季高温D.白令海峡暖流增温
【小题2】盛行东北风作用下形成的冰间湖最可能位于(  )
A.甲地沿岸B.乙地沿岸
C.丙地沿岸D.丁地沿岸
【小题3】冰间湖的形成(  )
A.利于植物生长B.方便海鸟捕食
C.升高海水盐度D.增大冬夏温差
7.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小题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D.北美大草原
【小题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通达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
8.
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由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发明,他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交通安全B.光照与水分C.景观协调D.土壤与温度
【小题2】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A.减少建筑能耗B.丰富城市景观C.延长建筑寿命D.增加绿化面积
9.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数据表明:用1千克鱼食,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右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  )
A.固体杂质B.二氧化碳C.氮、磷元素D.有害细菌
【小题2】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  )
A.缓解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D.环境绿化美化
【小题3】有人提出,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推广该系统,其面临的问题为(  )
A.产品集中上市B.设备投资过大C.能源浪费严重D.劳动力成本增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