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6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3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市有着四川人的“后花园”、西南“日光之城”的美誉。西昌所在的安宁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南部,谷内盛产从温带到热带的丰富水果,果品种类繁多,有“中国水果缩影”的美誉。

材料二 西昌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西昌城东南就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邛海。邛海湿地公园目前是全国最大城市湿地。湖内有40多种鱼类,每到秋末冬初,便会有成群的候鸟来此过冬,在邛海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人鸟相戏”。

(1)简析安宁河谷有“中国水果缩影”美誉的自然原因。
(2)说明西昌市成为四川人“后花园”的区位条件。
(3)分析邛海成为候鸟栖息地的主要原因。
2.
读“环渤海地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海洋化工是该开发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简述该区发展海洋化工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在2012年的“两会”上,代表们提交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提案(建设连接蓬莱和旅顺的海上交通,缩短陆上运输距离)。简述这条跨海通道建设的意义。
(4)说明这条跨海通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2.单选题(共14题)

3.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小题2】下列关于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盆地①和盆地②内能源资源丰富,但种类差异大
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C.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
4.

   寒露节气(10月上句)前后是我国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如果该时期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就会造成晚稻空壳、瘪粒,导致减产。一般此时都伴有偏北大风,当地俗称“寒露风”。读某年9月19—21日我国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区域双季晚稻常年平均抽穗期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形态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降水状况
【小题2】图中云贵高原未受“寒露风”影响,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未种植晚稻B.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C.重重山岭,阻挡冷空气D.气候干旱,土壤含水少
【小题3】为减轻“寒露风”的不利影响,在降温之前应
A.喷保湿剂,加快水分蒸发B.排水晒田,增加土壤温度
C.及时补肥,恢复稻株活力D.夜间灌水,减轻低温影响
5.
下图为我国某时段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霜冻线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降水B.纬度
C.地形D.冬季风
【小题2】该时段图中出现浮尘的地区,浮尘形成原因包括
①天气晴朗少雨 
②偏北风较强 
③气温快速回升,蒸发旺盛 
④盆地地形,细小颗粒物扩散不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农作物覆盖度反映了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农作物生长茂盛的程度,我国
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覆盖度差异明显。图4示意华北
平原某地农作物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夏季农作物覆盖度大于春季农作物覆盖度,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两个时期农作物不同,其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不相同
B.两个时期太阳光照差异显著,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
C.4、5月份华北地区有春旱,影响了农作物生长
D.由施肥、灌溉等人为因素导致的
【小题2】与前后两个波峰对应的农作物分别是
A.春小麦与冬小麦B.冬小麦与玉米C.春小麦与高粱D.水稻与棉花
7.

   从大地貌分区的角度来说,明长城中段是黄土高原的北界;但实际并不完全与黄土分布的界线重合,总体上向南偏黄土分布一侧。下图示意明长城中段位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建造时明长城中段(   )
A.依山势,据天险B.立黄土,挡风沙
C.御外敌,分农牧D.分干湿,异冷暖
【小题2】明长城的建造主要采用夯土版筑技术。明长城中段总体偏南主要考虑(   )
A.积温B.沉积物
C.军事D.劳动力
【小题3】目前明长城中段局部被流沙掩埋的示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异常B.早期选址
C.人类活动D.风化加强
8.
随着陆地“丝绸之路”的开建,作为我国该路上的重要节点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霍尔果斯连接在一起,两个原来荒芜的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两国边境的新兴双子城。读中哈两国霍尔果斯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中哈两国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有
A.国内人口的迁移B.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
C.当地资源的外运D.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小题2】霍尔果斯双子城所在的伊犁河谷的地理环境特征
A.极度干旱,沙漠广布B.河流含沙量大
C.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广D.雾日天数较多
9.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小题2】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10.
2016 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11.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列四幅图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B.
C.D.
12.
2010年,中国的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比重为30%-37%。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通常只有3-5%的农业就业占比,中国未来十年仍有大量的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部门。下图为我国城镇化与非农就业部门占就业人数中的比重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分析材料可知
A.非农就业人数比重与城市化呈正比例
B.我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短期内将枯竭
C.城市迁往乡村是未来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D.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与城市化率的比值下降
【小题2】当前我国政府全面放开二胎对未来非农就业的影响是
A.总人数短期内迅速增加
B.占就业人数比重短期内下降
C.长期改变非农就业的结构
D.长期有利于非农就业人口的供给
【小题3】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非农劳动力供给出现下降,我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提高退休年龄 ②吸纳国际移民 ③增加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④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  ⑤鼓励青少年就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13.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小题2】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4.

   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反映着产业空间分布的状况,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下图是我国制造业在各省区内部县级尺度基尼系数的省区差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制造业集聚基尼系数表明(  )
A.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制造业在西部省区有较高的集聚水平
C.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D.制造业在东部沿海省区有较高的集聚水平
【小题2】下列原因能直接导致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偏高的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 ②交通网络密度高 ③市场化程度高 ④对资源和原材料依赖程度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5.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小题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16.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甲示意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图乙示意宜兰县风频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其沙源及沙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河流带来泥沙,风力堆积B.河流带来泥沙,海浪顶托沉积
C.海浪带来泥沙,洋流搬运堆积D.盛行风吹来泥沙,风力堆积
【小题2】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沙丘
A.东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小B.东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大
C.西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大D.西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小
【小题3】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对兰阳平原的主要影响是
A.尘沙飞扬,沙暴盛行B.阻挡海风,降水减少
C.排水不畅,多沼泽分布D.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