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迁移人口困难大,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的水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乌江流域。

(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迁移人口困难大,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请说明理由。
2.
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3.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2.单选题- (共12题)
4.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小题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 B.下渗量减少 | C.径流总量增多 | D.气候更加湿润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 B.自然灾害减少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土壤肥力下降 |
5.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小题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小题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小题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土层深厚 | B.冬暖夏凉 |
C.降水较少 | D.木材短缺 |
A.挡风 | B.防水 |
C.阻沙 | D.遮阳 |
A.陕西 | B.黑龙江 |
C.新疆 | D.福建 |
6.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⑤分别是( )
【小题2】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⑤分别是( )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 |
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 |
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
7.

【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年降水量会增多 ②气温年较差变大
③PM2.5下降 ④湖泊的水质变差
【小题2】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表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年降水量会增多 ②气温年较差变大
③PM2.5下降 ④湖泊的水质变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开发湿地,积极发展种植业 |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
C.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 |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
8.

【小题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①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②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小题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①发展微电子工业 ②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③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 ④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①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②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发展微电子工业 ②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③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 ④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9.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贵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2】贵州围绕资源和能源开发,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小题1】贵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 B.矿区道路铺设造成严重水污染 |
C.高耗高排的重化工产业污染严重 | D.燃煤发电等工业造成生态退化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0.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小题2】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小题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A.加强天气预报 |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
C.发展耐旱农作物 | 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11.
下图为M河流域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计划开发该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小题2】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小题1】计划开发该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防风固沙 | B.调节气候 |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D.美化环境 |
12.
下图为吉林市局部区域某日地表温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分布的技术是( )
【小题2】a、b、c三地依次可能是( )

【小题1】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分布的技术是( )
A.GIS | B.RS |
C.GPS | D.PS |
A.工业用地 水体 绿地 |
B.工业用地 绿地 水体 |
C.绿地 工业用地 水体 |
D.水体 绿地 工业用地 |
1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小题3】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 B.热量不同 | C.降水不同 | D.地形不同 |
A.气候资源优势 | B.动物资源优势 | C.劳动力资源优势 | D.土地资源优势 |
A.水分条件好 | B.热量条件好 | C.人均耕地面积大 | D.交通发达 |
14.
2015年12月6日,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与会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小题1】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