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上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原因。
鄂北岗地,地处河南省南阳盆地南缘,是个低平缺口,气象上称为“南襄隘道”;波状起伏的岗地地貌,土壤耕层浅薄,农村能源奇缺。鄂北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沙窝子”,风蚀荒漠化比较严重。

(1)分析鄂北岗地风蚀荒漠化严重的地理背景。
(2)推测鄂北岗地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1题)
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蚝壳不易起霉变质,坚固耐用。在我国一些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成蚝壳墙。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A.利于防风 | B.利于排水 | C.节约蚝壳 | D.坚固耐用 |
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 B.墙面多棱,利于防盗 |
C.蚝壳不易霉变,十分坚固 | D.蚝壳丰富,成本低廉 |

【小题1】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地下水 | D.冰川融水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光热、水源 | B.土壤、水源 | C.地形、土壤 | D.地形、河流 |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 B.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
C.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 D.乙地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
阶地沼泽,指发育在各类阶地面上的沼泽,以坡面流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漫滩沼泽,指发育于河漫滩上的沼泽,以洪水、降水补给为主,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地区。下图是该地区不同类型的沼泽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与阶地沼泽相比,河漫滩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下冻土发育 | B.降水更多 |
C.蒸发微弱 | D.排水不畅 |
A.GIS、GPS | B.GPS |
C.RS、GIS | D.RS、GPS |
A.最终可取代私家车 | B.是一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
C.是共享汽车的唯一模式 | D.主要为用户提供城市间的长途服务 |
【小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
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
B.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C.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D.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A.水土流失严重 | B.全球沙尘暴频发 |
C.气候变得异常干旱 | D.滑坡、泥石流增多 |

【小题1】图中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气候 | B.地形 | C.植被 | D.土壤 |
A.大小相近 | B.内部各要素都相似 |
C.相互独立 | D.各有发展优势 |
A.森林破坏 | B.水土流失 |
C.荒漠化 | D.旱涝频繁 |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南方与北方的界线
A.无明显对应的自然标志 | B.与自然河道一致 |
C.没有界线 |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 B.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 D.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
A.市场 | B.技术 | C.交通 | D.资金 |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 | B.东南沿海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 | D.南方丘陵地区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植树造林 | B.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
C.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 D.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
2017荆州首马,鹰击长空,气势如虹。踏入2018,荆戈铁马,再度来袭。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广泛地应用在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新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出救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组委会为了及时了解赛事的赛场实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PS+GIS | C.GPS+RS | D.GIS+RS |
A.RS | B.GPS+GIS | C.GPS+RS | D.GIS+RS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