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第二周自主训练地理(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5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4

1.综合题(共2题)

1.
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路线  活动区域  活动路线 活动区域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
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材料二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并说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2)判断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3)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3.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④、⑤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雨热同期
b.④地流水作用强烈,⑤地风力侵蚀明显
c.④地地表千沟万壑,⑤地喀斯特地貌发育
d.两地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
A.abB.cdC.adD.bc
【小题2】关于图中部分代码所在区域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③——梯田层层耕种忙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c.①——接天莲叶无穷碧d.⑤——翠竹青青有人家
A.abB.bdC.acD.cd
4.
水是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量的多少及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读下面两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小河之上;听一曲吴歌小调,与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聊聊家常,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悄悄流淌……结合材料和上左图,该景观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B.三江平原C.长江三角洲D.成都平原
【小题2】上右图为“我国某地的景观图”。该图所在省级行政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集,支流少
B.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D.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
5.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秦岭
【小题2】②区域的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 m以下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较干旱
6.
读“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图”及“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
【小题2】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豆生长周期比巴西短
B.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7.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
【小题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8.
我国四个不同区域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平原③东部季风区④浦东新区
34、上述四个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D.④
9.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引黄河水灌溉方便D.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小题2】乙地的建筑物 (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小题3】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10.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小题3】“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B.开放性C.差异性D.逻辑性
1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小题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小题3】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B.天山山地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12.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发展
B.区域发展应开发与治理并举
C.中国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
D.区域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环保
【小题2】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度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