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4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跨江滨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理上跨南北方,习惯上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和苏北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中具有过渡性,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自1999年,江苏境内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苏南、苏北在气候和植被等自然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南和苏北对应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别是什么?
(2)简述苏中、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苏南地区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2.单选题(共15题)

3.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小题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小题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
【小题3】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
5.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6.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小题2】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7.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
A.税收政策B.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D.劳动力质量
【小题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8.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四川盆地
【小题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地形封闭B.降水均匀C.山河相间D.地势低平
9.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B.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D.阴山山脉
【小题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    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黄河水量减少
10.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关于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 果、棉生产基地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下面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描述,恰当的是(   )
A.植被从东部季风区至西北由森林逐渐向荒漠逐渐过渡
B.两个区域的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均为距海的远近
C.季风气候显著,但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D.海拔较低,西北地区的盆地尤为明显
11.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下题。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
网购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物流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小题1】为追踪物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小题2】为制定最佳物流线路图,最需要合成以下图层信息(   )
A.交通图与居民区图B.地形图与居民区图
C.商业区图与交通图D.地形图与交通图
13.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数值中分别属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生产潜力的是(  )
A. 1800,400    B. 1750,250    C. 1900,600    D. 1700,200
【小题3】【小题4】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继续围垦从而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D.推进产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
14.
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
【小题2】下列关于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小题3】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国能源利用实际情况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继续提高煤炭的地位B.大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C.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D.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
15.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
C.1~2月D.4~5月
【小题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C.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
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16.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b段应效仿fc段和eb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②bc段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③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④bc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fc段灌溉农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得到缓解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