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69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1/24

1.综合题(共2题)

1.
图中地点①有200万农民生活在热带雨林区,该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地点②有几片绿州和软场,约有170万人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地点③没有村庄,无人居住,下游地区有大量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该国发现铝土矿后,计划发展炼铭工业。近年来,该区域的沙漠有逐渐南扩的趋势。据材料信息与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简析图中A河流的水文特征。(5分)
(3)请阐述图中沙漠南扩的主要原因。(5分)
2.
图示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示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3)图示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单选题(共2题)

3.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河为()
A.汉江B.西江C.松花江D.渭河
【小题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大,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小题3】图中虚线最不可能是()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4.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3.填空题(共1题)

5.
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