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材料二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
材料一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材料二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
2.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材料二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该地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6分)
(2)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3)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4分)
(4)图中安第斯山区农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粮食不能自给,试分析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6分)
材料一 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材料二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该地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6分)
(2)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3)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4分)
(4)图中安第斯山区农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粮食不能自给,试分析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6分)
2.单选题- (共3题)
3.
读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上图两天气系统与我国某地的天气现象,阐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压高于C处 | B.C处的降水范围远小于D处 |
C.A地风力小于B地 | D.B气温一般低于处D地 |
A.我国夏季登陆的台风多与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有关 |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与图乙天气系统有关 |
C.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多由图乙所示天气系统造成 |
D.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比图乙所示天气系统更易出现雷暴天气 |
4.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2~2014年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小题2】2007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小题1】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6年 | B.2008年 | C.2012年 | D.2014年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 |
C.政策限制外来人口进入 |
D.房价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