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4分)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4分)
3.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全国1996~2004年农业各类受灾面积所占比重图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全国1996~2004年农业各类受灾面积所占比重图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 、 、(填入下列字母代号)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 、 、(填入下列字母代号)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5.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6.
生物入侵,又称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为偶然机会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数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只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 )
【小题2】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暴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只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 )
A.该地区气候暖湿,适宜其生存 |
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 |
C.一只黄花在该地区没有天敌制约 |
D.一只黄花在新环境发生了变异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
8.
2011年8月20日,热带风暴“艾琳”生成。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受其影响的总人口达到6 500万人,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下图为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飓风“艾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严重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小题1】下列关于飓风“艾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
C.形成于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
D.“艾琳”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9.
读下列某地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小题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小题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1.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12.
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干流连续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连续暴雨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
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 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小题1】造成连续暴雨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长江流域 | B.锋面活动持续停留在长江流域 |
C.台风影响造成连续暴雨 | D.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连续的暴雨很正常 |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
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 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3.
2012年5月10日傍晚,一场大范围冰雹和强降雨袭击甘肃西部岷县、漳县、渭源等地。其中以岷县受灾最为严重,截至5月15日,本次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全县45人死亡,14人失踪,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甘肃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连日的暴雨 ②植被的破坏 ③没有预警系统 ④火山的喷发
【小题2】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小题1】甘肃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连日的暴雨 ②植被的破坏 ③没有预警系统 ④火山的喷发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云贵高原 | B.东南丘陵 |
C.东北平原 | D.华北平原 |
14.
中央气象台2012年2月4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7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预计,5日20时至6日20时,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将出现6~8 ℃降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小题2】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小题1】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5.
2013年6月以来,新疆博州草原气温持续偏高,致使蝗灾危害严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蝗灾具有密度大、范围广等特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暴发的是( )。
【小题2】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
【小题1】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暴发的是( )。
A.一直干旱 | B.一直多雨 |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
A.东北平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淮海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17.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春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小题2】图中所示河流,其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春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干旱、寒潮、沙尘暴 |
B.蝗灾、干旱、洪涝 |
C.寒潮、干旱、地面沉降 |
D.土壤次生盐渍化、寒潮、蝗灾 |
A.台风 | B.地震 |
C.干旱 | D.凌汛 |
18.
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 |
D.灾中应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设加强灾区的抗灾能力 |
19.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该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甲、乙、丙、丁四地中( )
【小题2】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

【小题1】当该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最易发生泥石流 | B.乙地最易发生滑坡 |
C.丙地最易发生洪涝 | D.丁地最易发生旱灾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 B.建设水利工程 |
C.营造防护林 |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
20.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甲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乙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小题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小题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1.
读2010年6月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造林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A.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造成水灾 |
B.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 |
C.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增强 |
D.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造林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2.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