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64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3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图是“2000~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碳排放量总体在上升
B.西北地区碳排放量相对小,总体变化不显著
C.东部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
D.中部各省区碳排放量均有大幅度增加
【小题2】有关影响10年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运输需求与排放总量呈正相关B.人口数量分布与排放量分布一致
C.交通运输技术水平与排放量呈正相关D.经济水平与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2.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  )
A.2月B.4月C.5月D.10月
【小题2】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  )
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p区域)炎热干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C.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3.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小题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小题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
下图为东非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来源:学科网]
A.太平洋B.大西洋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
B.蒸发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多
C.图示森林带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
D.造成图示植被带更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热量
【小题3】Y处的植被是(   )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草原D.亚热带荒漠
5.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C.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小题2】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B.提高区域竞争力
C.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D.降低专业化程度
6.
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苏北地区
 
 
 
 
 
苏南地区
 
 
 
 
 
 
 
 
 
 
 
 
 
 
 
 
 
 
 
徐州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宿迁
 
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5.59
23.89
54.86
22.25
30.49
89.52
55.59
71.66
51.11
性别比
101.20
102.67
98.91
101.12
101.8 0
107.31
107.79
104.01
104.10
人口年增长率(%)
-0.56
-0.57
-0.66
-0.90
-0.89
2.52
2.09
1.79
4.23
 
注: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
【小题1】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南地区女性人口性多于苏北地区
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
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
D.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增加较快
【小题2】为什么苏北地区人口年增长率呈现负数
A.该地区经济发展快,出生率低
B.该地区人口死亡率太高
C.该地区净迁出人口多
D.女性人口比重低
7.
科尔沁地区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是牧草丰盛的著名牧区,现在已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我国华北地区有严重的潜在威胁,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转移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1949年
1955年
1960年
1970年
东经
121.97°
121.93°
121.94°
121.88°
北纬
43.57°
43.51°
43.54°
43.59°
年份
1978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东经
121.86°
121.75°
121.80°
121.71°
北纬
43.69°
43.80°
43.68°
43.84°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
A.向东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西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
【小题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B.过度樵采,破坏固沙植物
C.严重超载放牧D.农牧交错带的过度垦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