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材料二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据材料一,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材料二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据材料一,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湖为断陷构造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多米,北成南淡。石油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大吨位货轮和油轮可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湖区原油出口占本国原油出口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甲湖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甲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简析甲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A市将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说明A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甲湖为断陷构造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多米,北成南淡。石油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大吨位货轮和油轮可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湖区原油出口占本国原油出口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甲湖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甲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简析甲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A市将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说明A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有利条件。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丽、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陕西省渭北地区已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l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1)简要说明渭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2)结合相关材料,从气象角度分析渭北地区葡萄种植的区位优势。
(3)分析渭北地区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丽、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陕西省渭北地区已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l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1)简要说明渭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2)结合相关材料,从气象角度分析渭北地区葡萄种植的区位优势。
(3)分析渭北地区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半岛西海岸多峡湾地貌,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材料二乙国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左下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米水位差的能量密度。

(1)简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乙国“盐差能”蕴藏量丰富的原因。
(3)分析乙国尝试开发“盐差能”的意义。
材料一甲半岛西海岸多峡湾地貌,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材料二乙国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左下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米水位差的能量密度。

(1)简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乙国“盐差能”蕴藏量丰富的原因。
(3)分析乙国尝试开发“盐差能”的意义。
2.单选题- (共9题)
5.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5年12月24—28日德州天气及大气质量”(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2月27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27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 ②26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26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 ④27日阴转晴,温差增大,风力增强
【小题2】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沙尘暴 ②汽车尾气 ③工业生产 ④煤炭的燃烧

【小题1】12月27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27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 ②26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26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 ④27日阴转晴,温差增大,风力增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沙尘暴 ②汽车尾气 ③工业生产 ④煤炭的燃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6.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 “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情形不能形成异重流的是

【小题1】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 | B.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
C.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 | D.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
A.寒暖流交会 | B.河流入海 |
C.冷暖气团相遇 | D.风海流 |
7.
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左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f→甲 | B.a→丙 | C.d→丁 | D.e—戊 |
8.
【小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小题2】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量很大,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①先进的耕作技术 ②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③优越的气候 ④品质优良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15°~18°N、100°~105°E),这里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以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依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5—6月 | B.7—8月 | C.9—10月 | D.12月—次年1月 |
①先进的耕作技术 ②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③优越的气候 ④品质优良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9.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0~14岁人口比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l5%以内为“超少子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l982~2010年幼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比重一直升高 | B.逆城市化导致了人口比例变化 |
C.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地区 | D.2000年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
A.生态环境的负担将大大减轻 | B.影响到我们国家人口政策 |
C.医疗福利养老等社会负担大幅减轻 | D.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
10.
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主要是因为( )
【小题2】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

【小题1】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主要是因为( )
A.科技水平提高 | B.劳动力素质提高 |
C.生产成本提高 | D.交通运输成本提高 |
A.减少土地租金 | B.接近原料产地 |
C.接近消费市场 | D.降低关税成本 |
11.
展线是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一种修筑形式。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发展的热点,我国为世界上高铁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展线铺设方法主要是为了( )
【小题2】未来一定时期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将( )

【小题1】展线铺设方法主要是为了( )
A.连接更多的城镇 | B.避开地形对铁路的不利影响 |
C.形成独特的铁路景观 | D.减小铁路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
A.促进沿线城市产业的分散 |
B.促进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 |
C.缩短通行时间,降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
D.提升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扩大服务范围 |
12.
埃及新苏伊士运河于2015年8月6日正式通航。新运河的开通将大幅提高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左图为新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尼罗河某河谷剖面图(河流阶地:指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原运河相比,新运河通航能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关于右图所示河谷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与原运河相比,新运河通航能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运河水流速度加快 | B.扩大了运河的经济腹地 |
C.新的运河更宽更深 | D.缩短了地中海到红海的航程 |
A.该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 B.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甲地 |
C.丁地沉积物形成晚于乙处 | D.乙地先泥沙淤积,之后受侵蚀形成河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