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61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6

1.综合题(共3题)

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撒哈拉沙漠(如下图),东起红海之滨.西到大西洋,北抵地中海和阿特拉斯山脉南缘,南界约与200mm年降水黄线响合。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4左右,目前撒哈拉沙漠仍不断向南伸展。

分析撒哈拉沙漠不断向南伸展而不是向北伸展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l日,国首条穿越青成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高速公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通牟运营(如图)。共玉高速公路是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挽划“一纵一横两联”公路网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全线平均海拔41加米以上,全长634.8会里,总投资269,6亿元。其中多年冻土区路段达227公里,桥梁和随道长39.2公里。共玉高速公路通车后,从西宁市到玉树市的行程将由昔日的12小时左右缩短至8小时。

材料二2017年7月7日,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愈,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三江源国家公因长江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这里雪山冰川广布,沼泽湖泊纵横,拥有的歼生动物多达230多种,是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
(l)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修建共玉高速公路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
(2)据图文材料指出可可西里的位笠(从A、B、C、D中选择一处)并说明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意义。
(3)推测图中D处农业生产类型并说明其有利生产的自然条件。
3.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距省城昆明303公里,被海拔巧的米以上的群山环艳,是勤劳的哈尼族人民13的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雌刻”在大地上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如下图)。“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构成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请向游客推介到该地的游览项目,并说明旅游中的注意事项。

2.单选题(共4题)

4.
的的喀喀湖(下图)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3821米,面积为83的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湖区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为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湖区内人口众多,湖面大船可终年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的的喀喀湖特征及其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咸水湖;深居内陆,蒸发旺盛
B.淡水湖;雨水补给,注人河流多
C.冬季封冻;海拔高,气温低
D.终年不冻;纬度低,湖泊水容量大
【小题2】下列对的的喀喀湖周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B.旅游景观仅有自然风光
C.太阳能、水能丰富
D.6月~9月湖面最广
【小题3】关于图中甲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海岸有沙漠南北延伸B.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C.南部为印加文明发祥地D.河流多发源于的的喀喀湖
5.
下图为我国2017年7月中旬某日高温及24小时强降水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天气描述与该图准确对应的是
A.我国南方“水深”,北方“火热”
B.华北地区炎热干燥,将导致冬小麦减产
C.鲁东、豫东、苏北地区,应做好防洪工作
D.降水区域以对流雨为主,时间长,范围广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在图示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大陆干热气团影响,气温高于39℃
B.甲地降水少蒸发强,河流水位明显下降
C.乙地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气温低于37℃
D.乙地高温且白昼长,区域耗电大幅减少
【小题3】图中强降水区域可能诱发的灾害是
A.云贵高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
B.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
C.珠江三角洲出现大范围城市内涝
D.海南岛风灾、海啸多发
6.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其携带的物质由于流速减慢就分散沉积下来。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时,受逆行水流顶托,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三角形地貌。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数千年来河流携带的泥沙,使山麓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不断发展壮大,才形成现在的华北平原。读图“华北平原形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太行山东麓古冲积扇规模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河流的流域面积B.河流的落差
C.太行山东坡的降水量D.河流的流量与含沙量
【小题2】结合图文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黄河历史上曾发生过改道
B.7000多年前山东半岛尚为岛屿
C.黄河三角洲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开发
D.华北平原北部成陆过程呈加快趋势
【小题3】关于图中黄河①一③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沉积物粒径①<②<③B.春季有凌汛发生
C.径流量①<②<③D.枯水季节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7.
“蓝天下,高高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风叶下,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熠熠生辉;光伏电板下,一湖清水波光粼粼。登高远眺,风电、太阳能、水面养技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下图为“风光渔互补”生产模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发展“风光渔互补”模式的是
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2】“风光渔互补”式电站将
A.改善能源结构,抑制全球变暖
B.提高大气温度,加速空气流动
C.增强光合作用,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渔业收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