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和乙(________海),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界线。
(2)某年七月一艘油轮从图示石油集中区出发到中国,途经戊海区时________(填“顺”或“逆”)风航行。
(3)丙所在国家是“无流国”(即无河流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该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连续不间断运输,图中输油线路采用________运输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1)甲是________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和乙(________海),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界线。
(2)某年七月一艘油轮从图示石油集中区出发到中国,途经戊海区时________(填“顺”或“逆”)风航行。
(3)丙所在国家是“无流国”(即无河流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该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连续不间断运输,图中输油线路采用________运输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东南亚局部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

材料二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2)苏门答腊岛的地势高低情况为 ,理由是 。
(3)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4)马来半岛的铁路总体呈 走向,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岛国新加坡人口550多万,国土面积约719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经济发达。虽然该国属于 (气候类型),降水丰富,但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请解释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东南亚局部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

材料二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2)苏门答腊岛的地势高低情况为 ,理由是 。
(3)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4)马来半岛的铁路总体呈 走向,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岛国新加坡人口550多万,国土面积约719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经济发达。虽然该国属于 (气候类型),降水丰富,但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请解释原因。
3.
读南亚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喜马拉雅山相比,东、西高止山在高度方面有何特点,请简析原因。
(2)说出甲地自然带的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分析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根据右图说出,全球变暖后,孟加拉国将首先面临的威胁。各国应对全球变暖,可采取的对策。

(1)与喜马拉雅山相比,东、西高止山在高度方面有何特点,请简析原因。
(2)说出甲地自然带的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分析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根据右图说出,全球变暖后,孟加拉国将首先面临的威胁。各国应对全球变暖,可采取的对策。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简图

材料二:下面左右两图分别是M、N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三: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乙河流域是世界上油橄榄的重要种植区,且产量高,品质好。
(1)据材料一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形以 为主。
(2)与M相比,N气候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比较甲、乙两条河流航运价值高低并说明理由。
(4)指出乙河流域种植油橄榄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简图

材料二:下面左右两图分别是M、N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三: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乙河流域是世界上油橄榄的重要种植区,且产量高,品质好。
(1)据材料一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形以 为主。
(2)与M相比,N气候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比较甲、乙两条河流航运价值高低并说明理由。
(4)指出乙河流域种植油橄榄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2题)
5.
位于亚洲西部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小题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经济 | C.战争 | D.教育 |
A.气压低对流旺盛 | B.背风坡多地形雨 |
C.暖流的增湿作用 | D.受盛行西风影响 |
6.
读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于
【小题2】关于B岛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于
A.板块碰撞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 | B.板块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 |
C.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 | D.板块张裂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 |
A.珊瑚遗体,堆积而成 |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C.气候炎热,台风多发 | D.河流短促,水量丰富 |
7.
读亚洲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題。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M地天气变化相似的是
【小题2】关于丙、丁两地此刻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丁是著名的日本北海道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M地天气变化相似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丙地风力小于丁地 | B.丙地多强劲偏北风 |
C.丁地气压较丙地高 | D.丁地处锋后多降水 |
A.受上升补偿流影响 |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C.陆地径流带来养分 | D.海水清阳光能透射 |
9.
【小题1】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小题2】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
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岩浆岩 | D.石英岩 |
A.流水作用 | B.海浪作用 |
C.风力作用 | D.冰川作用 |
10.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小题2】上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小题1】上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海沟 | B.海岭 | C.褶皱山 | D.裂谷 |
11.
【小题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冰期Ⅰ | B.冰期Ⅱ |
C.冰期Ⅲ | D.冰期Ⅳ |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 | B.山地雪线上升 |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 D.全球降水增加 |
12.
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小题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 B.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
C.“高—低—高”模式 | D.“低—低—低”模式 |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 | B.人们的生育意愿强 |
C.人口合理容量已经达到最大值 | 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
13.
下图示意2015年新疆某制衣公司M(多个工厂)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的原料主要是指
【小题2】制衣公司M到中亚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小题3】上图中直接体现的有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工业集聚

【小题1】上图中的原料主要是指
A.黄麻 | B.鸭毛 | C.棉花 | D.蚕丝 |
A.抢占市场先机 | B.利用廉价能源 | C.提高生产技术 | D.解决当地就业 |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工业集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小题2】形成该地区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A.无法实现河海联运 | B.河流结冰期长 |
C.河流沿岸资源匮乏 | D.河流流速较快 |
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 B.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
C.河流水力资源的开发 | D.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 |
15.
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也是鸟类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下图为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鸟类学家确定候鸟迁徙路线最高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2】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亚路线是候鸟面临威胁最大的一条线路,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鸟类学家确定候鸟迁徙路线最高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 | D.数字地球 |
A.城市热岛效应![]() | B.气候变迁![]() | C.栖息地破坏![]() | D.水土流失 |
16.
下图为“一组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别是
【小题2】下列资源中,图示两区域均丰富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别是
A.土壤、热量 | B.光照、水源 |
C.水源、地形 | D.地形、河流 |
A.石油 | B.水力 | C.森林 | D.太阳能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