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48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9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如图是湖南省略图。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
分析位于52º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2)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2.单选题(共9题)

3.
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江苏省正值 (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与图中N地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
A.B.
C.D.
4.
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哈尔滨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
A.气温日较差较大B.云量较大
C.降水较多D.气温较高
【小题3】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
A.呼和浩特B.昆明
C.广州D.上海
5.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小题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6.

   呼伦湖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地扩大与缩小,其南部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下图为呼伦贝尔土地沙化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和采矿
B.过度放牧、樵采和不合理灌溉
C.过度采矿、开垦和抽取地下水
D.过度开垦、放牧和抽取地下水
【小题2】针对呼伦贝尔土地沙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
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②严格实施禁牧或轮牧,保护草场植被 
③控制人口增长,落实移民沿海地带方案 
④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生态环境 
⑤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下面小题。
【小题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小题2】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A.资金不足B.气候恶劣C.交通不便D.氧气缺乏
8.

   番茄(西红柿)是喜温性蔬菜,具有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温度过大、喜水怕涝的半耐旱性生理特性,番茄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番茄产量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意大利,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如今,在国内番茄种植业地位举足轻重的新疆,正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选择土地面积大、种植成本低、其有农业开发前景的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旨在拉近产区与销区的距离,降低销售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番茄生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B.经济落后,人工成本低
C.日照时间长,番茄品质好D.新疆人民喜食番茄,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2】哈萨克斯坦番茄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经济落后,土地资源缺乏B.气候不适宜番茄生长
C.农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落后D.不同的种植习惯
【小题3】新疆选择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对两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哈萨克斯坦农业产业结构
B.异地生产原料增加了新疆番茄制品的成本
C.推动哈萨克斯坦城市化的发展
D.促进了新疆产业的升级
9.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小题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10.
地冰花也称“霜柱”,冬季夜晚,当气温低于0℃,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下图为“地冰花景观图”,图中白色部分为地冰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
A.干燥而紧密B.土壤温度低
C.潮湿而松散D.土壤水分少
【小题2】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
A.水汽来源不同B.风力大小不同
C.温度高低不同D.阴晴状况不同
【小题3】有关地冰花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冬季风源地近的内蒙古高原B.沼泽广布的三江平原
C.冬季寒冷的华北平原D.土地裸露的南方地区
11.
读“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黄河流域
C.8月江南伏旱,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D.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小题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A 段和B 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   )
A.A段变大  B段变小B.都变小
C.A段变小  B段变大D.都变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