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47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5/10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实际范围较大的是 图。
(2)甲图中a河和b河的分水岭是 ,通常是作为 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每年初冬和早春, P河段会发生 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
(3)甲图中—10℃等温线在①②处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其中①地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 (高或低),因为     
(4)甲乙两图比较,1月份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的是    图区域,主要原因是什么?
(5)A、B两地均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B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2.选择题(共2题)

3.

复活节岛居民所说的“阿胡”是指(       )。

4.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雕凿于(    )

3.单选题(共1题)

5.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读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气旋活动频繁
【小题2】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状况是
A.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B.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C.两地区降水都偏多
D.两地区降水都偏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