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38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选择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文艺创作生产链条里,首先需要端正对编剧环节的认识。剧本这一前端环节打不牢,后续制作将“地动山摇”;原创得不到足够尊重,只会让跟风抄袭 。客观上说,很多导演为此立下汗马功劳,但有时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先天不足”,再优秀的导演也难以 。其次,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也需要坚持品质至上。在戏剧、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之下,(   ),缺乏酝酿与发酵过程,作品内容贫血,缺乏特色,缺少灵光。有些编剧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成为某类题材的快手编剧,拿着相关人物的传记、资料 ,照猫画虎,完成的不过是报告文学或者人物传记向舞台艺术的表层转译。再次,编剧所在院团以及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给“一剧之本”更多战略保障。院团要对编剧多一些涵养耐心,给予编剧更多创作空间和信任,帮助编剧 ,精准运作,提高作品成功率,也让编剧创作过程更为从容扎实。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精品,这是文艺创作强起来的必经之路。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进行。剧本是立足之本,把文学前端筑牢,把创意基础夯实,才有文艺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张旗鼓  点铁成金  纸上谈兵  对症下药
B.大行其道  点铁成金  闭门造车  有的放矢
C.大张旗鼓  脱胎换骨  闭门造车  对症下药
D.大行其道  脱胎换骨  纸上谈兵  有的放矢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剧本产量激增
B.剧本产量激增,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艺术生产周期缩短
C.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剧本产量激增,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
D.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
【小题3】文中话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
B.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存在
C.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
D.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进行

2.诗歌鉴赏(共1题)

2.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宋]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此诗是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为黄斌老送他一幅横竹画而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中“吐”表明黄斌老创作动机非凡,故画出的竹气势峥嵘,不同凡响。
B.第三、四句把竹子比作“偃蹇”之卧龙,屈服困顿在雷霆之下,隐喻诗人被贬的遭遇。
C.第五、六句描述黄斌老在晴明的窗下,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D.第七、八句写画上三块石头是防止竹子画好了像龙一样飞去,突出黄斌老画技高超。
【小题2】黄斌老笔下的竹子为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他日见权,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大噱。

后蜀好,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面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众皆以为难。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恪盛陈其必捷。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恪到府,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权嘉其功,遣尚书仆射薛综劳军。

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侍中孙峻,属以后事。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闻,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

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

初,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筑堤。魏以吴军入其疆土,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东兴。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死者数万。恪遂有轻敌之心,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B.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C.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D.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中国古代社会,汉族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加笄礼。
B.部伍,既可指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军队;也可指军队中的基层长官,一伍之伯也。此处文中指的是后者之意。
C.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司马迁曾以“太史公”身份任此职,是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D.“建兴”是年号。年号最基本的作用是纪年,后来还可表示祈福、歌颂或改朝换代,一般新君即位都要启用新的年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恪才思敏锐,善于体察人心。孙权赐马,虽未见到马,但他立刻以“蜀国是孙权国外的马厩”提前感谢赐马,深得孙权欢心。
B.诸葛恪自信坚定,为政才能很突出。他多次力请任职丹杨,到任后,整顿军队,安抚顺服平民,仅一年,就降服了和预期人数相符的民众。
C.诸葛恪执政为民,得到百姓拥护。任太傅时他办理各项政事都顾及到百姓,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都引颈相望,想看看他的形象。
D.诸葛恪有军事才能,但轻敌冒进。建兴元年大破魏军后,他想再次出兵,众大臣集体辞职来劝说诸葛恪,诸葛恪不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
(2)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闻,欲矫诏除恪。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努力推动大国间的文明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世界各大国均拥有丰富多彩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兼收并蓄,融合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其他各种文明碰撞、交流、融会,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文明同样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拜占庭的镶嵌画,还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莫不是欧洲文明的奇丽瑰宝。

中国与欧洲各国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其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实现互容互鉴互通。自 2014 年启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来,中法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发展迅速,而以此为依托的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经贸往来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陆续建立了高级别财金对话、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等机制,为各领域合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中俄两国民众相知相亲的历史举世公认,已经成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两国文化在彼此国家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国之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源于欧洲文明的美国文明,与美洲文明结合,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文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 4 月 29 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就中美关系发表谈话,将中美关系界定为“文明较量”,宣称美国正在制定基于“文明冲突”的对华关系框架,从而将中美关系渲染至所谓“文明冲突”的层面。在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的 21 世纪,这种“文明冲突论”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人类文明的悲哀。

文明的生存和进步离不开交流互鉴,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不断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个充满自信的文明,其前提是要拥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乐于交流的心态。只有交流互鉴,尊重、包容姹紫嫣红的不同文明,自己的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2019 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交往40年来的教训和启示说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唯有合作才是正确选择。在中美利益已经高度融合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中美双方更应该承担大国应承担的特殊责任,摒弃冷战思维,谋求合作共赢。

(选自潘震《大国文明对话的时代意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处巨大变局之中,世界各国都拥有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希望,也都需要应对全球性挑战。
B.以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等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同中华文明一样丰富多彩而伟大。
C.中法两国在科教文艺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带动了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和经贸往来。
D.美国文明,正因为其源于欧洲文明,才得以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当今世界希望与挑战并存为立论前提,为大国间的文明对话指明了方向,并由此指向了中美关系问题。
B.文章采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今国际形势下推动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C.文章列举了中法、中德、中俄之间文明对话的成功案例,旨在说明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D.文章以美国文明蕴含多元文化价值观为依据,坚决反对“文明冲突论”,提倡摒弃冷战思维、谋求合作共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中美交往40年来的教训与启示,如果美国坚持“文明冲突论”,必然会两败俱伤。
B.如果没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的心态,一个文明可以充满自信但无法充满生命力。
C.美国的“文明冲突论”对其本国而言虽然有利,但无法顺应 21 世纪的时代潮流。
D.只要坚持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合作中谋求共赢,世界各国的文明就能够生存和进步。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这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这种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领导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是时代的悲哀,材料二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国科学家没有霍金那样的人格魅力。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而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三则材料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期待。
D.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谈市场与行政力量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B.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C.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D.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小题3】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名

我当然不能谈年纪,但过着这幺一个放荡的生活。东西南北,頗有点儿行脚僧的风流,而时怀一个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觉得自己还应算是一个少年了。我的哀愁大概是少年的罢,也还真是一个少年的欢喜,落日西山,总无改于野花芳草的我的道上。

近数年来,北京这地方我彷徨得较久,来去无常,平常多半住客栈。今年,夏末到中秋,逍遥于所谓会馆的寒窗之下。我不知怎的,实在的不要听故乡人说话。我的故乡人似乎又都是一些笨脚色,舌头改变不过来,胡同口里,有时无意间碰到他们,我却不是相识,那个声音是那样的容易入耳……唉,人何必丢丑呢?没有法,道旁的我是那么感觉着。至于会馆,向来是不辨方向的了。今年那时为什么下这一着棋,我也不大说得清。总之两个院子只住着我一人。

我住的是后院,窗外两株枣树,一株颇大。一架葡萄,不在我的门口,荫着谁之门,锁上了,里面还存放有东西。平常也自负能谈诗的,只有这时,才甚以古人青锁对芳菲之句为妙了,多半是黄昏时,孑然一身,枣树、葡萄架下贪凉。

我的先生走来看我,他老人家算是上岁数的人了,从琉璃厂来,拿了刻的印章给我看。我表示我的意见,说,“我喜欢这个。”这是刻着“苦雨翁玺”四个字的。先生含笑。先生卜居于一个低洼所在,经不得北京的大雨,一下就非脱脚不可,水都装到屋子里去了,——倘若深更半夜倾盆而注怎么办呢,梨枣倒真有了无妄之灾,还要首先起来捞那些捞什子,所以苦雨哩。

先生常说聊斋这两句话不错: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所以我写给先生的信里有云:

“豆棚瓜架雨如丝,一心贪看雨,一旦又记起了是一个过路人,走到这儿躲雨,到底天气不好也。钓鱼的他自不一样,雨里头有生意做,自然是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以为惟有这个躲雨的人最没有放过雨的美。……”

这算是我的“苦雨翁”吟,虽然有点咬文嚼字之嫌,但当面告诉先生说,“我的意境实好。”先生回答道:

“你完全是江南生长的,总是江南景物作用。”

我简直受了一大打击,默而无语了。

不知怎么一谈谈起朱舜水先生,这又给了我一个诗思,先生道:

“日本的书上说朱舜水,他平常是能操和语的,方病榻弥留,讲的话友人不懂,几句土话。”

我说:

“先生,是什么书上的?”

看我的神气不能漠然听之了,先生也不由得正襟而危坐,屋子里很寂静了。他老人家是唯物论者。我呢?——虽是顺便的话,还是不要多说的好。这个节制,于做文章的人颇紧要,否则文章很损失。

有一个女人,大概住在邻近,时常带了孩子来打枣吃。看地的样子很不招人喜欢,所以我关门一室让她打了。然而窗外我的树一天一天的失了精神了,我乃吩咐长班:“请她以后不要来罢。”

果然不见她来了。

一到八月,枣渐渐的熟了。树顶的顶上,夜人不能及。夜半大风,一阵阵落地声响,我枕在枕头上喜欢极了。我想那“雨中山果落”恐怕不及我这个。清早开门,满地枣红,简直是意外的欢喜,昨夜的落地不算事了。

一天,我知道,前院新搬进了一个人,当然是我的同乡了。我望见他,心想,“这就是他了。”这人。五十岁上下,简直不招我的反感。——唉,怎么说反感呢?我这人是那样的,甚是苦了自己,见人易生反感。我很想同他谈谈。第二天早晨,我正在那里写字,他推开我的房门进来了。见面拱手,但真不讨厌,笑得是一个苦笑,或者只是我那么的觉着。倒一杯茶,请他坐下了。

他很要知道似的,问我:“贵姓?”

“姓岳。”

“府上在哪里?”

“岳家湾。”

“那么北乡。”

这样说时,轮了一下他的眼睛,头也一偏,不消说,那个岳家湾在这个迟钝的思索里指定了一遍了。

“你住在哪里呢?”

“我是西乡,——感湖你晓得吗?你们北乡的鱼贩子总在我那里买鱼。”

失礼罢,或者说,这人还年青罢,我竟没有问他贵姓,而问,“你住在哪里呢?”做人大概是要经过长久训练的,自以为很好了,其实距那个自由地步还很远,动不动露出马脚来了。后来他告诉我,他的夫人去年此地死了,尚停柩在城外庙里,想设法搬运回去,新近往济南去了一趟,又回北京来。

唉,再没有比这动我的乡愁了,一日的傍午我照例在那里写字玩,院子很是寂静,但总仿佛不是这么个寂静似的,抬起头来,朝着冷布往窗外望,见了我的同乡昂着他的秃头望那树顶上疏疏几吊枣子想吃了。

一九二九年一二月二九日

(选自《枣》,1931年,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用凝练跳跃的语言交代了自己的生活近况,同时抒写了自己的心境,从中看出“我”是一个情感细腻、多愁善感、对生活有独特感悟的人。
B.小说中“我”和先生的对话以及“我”的书信内容,既增添了文人之间充满雅趣的生活气息,又为小说营造渲染了诗意优美的意境。
C.小说中写到“我”对故乡人的口音不满,结尾处又写到自己动了乡愁,可见“我”对故乡人和故乡的感情是爱恨交加、矛盾复杂的。
D.“这个节制,于做文章的人颇紧要,否则文章很损失”,“我”的意思是说写的情感是爱很交加、矛盾复杂的。文章如同做人损失。“不要多说”,要含蓄留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否则文章意蕴会损失。
【小题2】小说中多次写到“枣”,请分别分析其对塑造“我”这一形象所起的作用。
【小题3】“散文化”是废名小说最明显的特征,请结合作品分析其“散文化”特点。

5.情景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与庄子的“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有相同意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土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6.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2题)

9.
下图是我国传统杨柳青年画《五毒》,这一年画跟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根据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1)这一传统节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2)为下面一副对联写出下联,要体现出上一小题所写的节日主题。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 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 得机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