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甲河流域示忘图及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黑土区,W国曾是俄罗斯的工业基地和粮仓。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l)分析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近年黑海的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的原因。
(3)本地区黑土广布,分析大规模种植粮食对该地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黑土区,W国曾是俄罗斯的工业基地和粮仓。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l)分析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近年黑海的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的原因。
(3)本地区黑土广布,分析大规模种植粮食对该地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2.
环境保护
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下图示意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

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影响,并说明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后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下图示意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

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影响,并说明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后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材料二: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发电。河西走廊作为主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l)简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酒泉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原料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材料二: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发电。河西走廊作为主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l)简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酒泉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原料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

4.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21日〜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下图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21日〜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5.
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四城市相对位置的判定,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①②⑨④四城市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小题3】下列对四城市气候的分析与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四城市相对位置的判定,正确的是
A.①城市在②城市的西南 |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C.②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D.③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
C.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
A.③城市年降水量最大 |
B.与④城市相比,①城市夏季降水较少 |
C.四城市气候的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
D.四城市气候均呈现出较强的海洋性 |
6.
读“某地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气候类型为( )
【小题2】图中信息显示,该地( )
【小题3】与该地地理环境特征相符合的地理现象是( )

【小题1】该地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月平均降水量不足70mm | B.气温年较差小于10℃ |
C.夏季比冬季阴雨天气多 | D.10-12月水循环最活跃 |
A.地上风吹石头跑 | B.坐地日行八万里 |
C.四季常绿景色好 | D.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
7.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东北地区( )
【小题2】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3】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的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三江平原—气候 ②松嫩平原—土地 ③鞍山—石油 ④大连—交通

【小题1】东北地区( )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km |
A.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 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 |
C.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 |
①三江平原—气候 ②松嫩平原—土地 ③鞍山—石油 ④大连—交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