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2.
读世界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32分)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A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12分)
(2)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4分)
(3)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10分)
(4)在图上用斜线标出与C处植被类型相同的区域。(不少于两处)(6分)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A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12分)
(2)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4分)
(3)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10分)
(4)在图上用斜线标出与C处植被类型相同的区域。(不少于两处)(6分)
2.单选题- (共4题)
3.
读我国距今2 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小题2】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

【小题1】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季风环流影响 |
A.经度地带性规律 | B.纬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4.
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它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
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
5.
【小题1】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条件 | B.热量状况 | C.经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以生长 |
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
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
6.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
【小题2】以下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A.从①地到③地 | B.从②地到③地 |
C.从①地到②地 | D.从②地到④地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