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6人口专题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226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据材料一,读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据材料一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二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据材料二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2.

   读下面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左图)

材料二: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右图)

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单选题(共9题)

3.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小题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4.
下图为1982 年和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 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 年的低
C.1982的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 年一样多
【小题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5.
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6.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的省(区)是()
A.甲B.乙C.丙D.丁
7.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省际人口迁移、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产生图中变化趋势的最直接因素是(    )
A.省际人口迁移差异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上述因素对四省区城市化水平产生的影响是(    )
①广西城市化水平降低    ②贵州城市化水平降低
③江苏城市化水平提高    ④广东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8.
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问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小题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小题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0.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小题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小题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
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
11.
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4695~0.6914的省区有
A.赣、皖、晋、鲁B.闽、鄂、浙、内蒙古
C.川、甘、黔、吉D.内蒙古、宁、辽、琼
【小题2】图中五省区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文化多样性的共同成因是
A.地形起伏大B.民族多样
C.人口数量多D.气候类型多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