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河流沿着低矮的海堤流淌数百千米。夏季风盛行时,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而来,而后集中降雨在短暂的时间里又造成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地理奇观 ——“回水”, 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集区域称为回水区。
喀拉拉邦的贝里亚尔野生动物保护区丛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贝里亚尔湖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水源,每年一至三月份是游客乘船观赏亚洲象、孟加拉虎等陆地野生动物较佳时间。左下图示意喀拉拉邦局部地区,右下图示意印度城市科钦的气候特征。

(1)说明喀拉拉“回水”区河流多数时间沿海堤流淌数百千米的原因。
(2)说明“回水”现象多形成于夏季风盛行时的原因。
(3)请从气候角度推测游客多选择1 - 3月前往贝里亚尔湖观赏陆地野生动物的原因。
喀拉拉邦的贝里亚尔野生动物保护区丛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贝里亚尔湖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水源,每年一至三月份是游客乘船观赏亚洲象、孟加拉虎等陆地野生动物较佳时间。左下图示意喀拉拉邦局部地区,右下图示意印度城市科钦的气候特征。

(1)说明喀拉拉“回水”区河流多数时间沿海堤流淌数百千米的原因。
(2)说明“回水”现象多形成于夏季风盛行时的原因。
(3)请从气候角度推测游客多选择1 - 3月前往贝里亚尔湖观赏陆地野生动物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空的理想胜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羊为主,特别是紫羔皮驰名世界,在纳米比亚,羔羊往往在出生35至40天后就被牧民宰杀加工,因此出现了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

(1)简述纳米比亚沙漠观望星空的有利条件。
(2)简要说明纳米比亚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推测纳米比亚出现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的原因。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空的理想胜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羊为主,特别是紫羔皮驰名世界,在纳米比亚,羔羊往往在出生35至40天后就被牧民宰杀加工,因此出现了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

(1)简述纳米比亚沙漠观望星空的有利条件。
(2)简要说明纳米比亚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推测纳米比亚出现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的原因。
3.
【环境保护】
近年来“生态浮岛”技术发展迅速。浮岛上可种植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下面左图是“生态浮岛”景观图,右图示意“生态浮岛”原理。

说明“生态浮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生态浮岛”技术发展迅速。浮岛上可种植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下面左图是“生态浮岛”景观图,右图示意“生态浮岛”原理。

说明“生态浮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4.
读东南亚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

【小题1】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
A.全年 | B.1月~6月 | C.5月~10月 | D.10月~次年5月 |
A.茶叶 | B.稻米 | C.玉米 | D.天然橡胶 |
5.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小题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
读某大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受城市的影响 | B.受洋流的影响 | C.受河流的影响 | D.受地形的影响 |
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小题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 B.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 D.荒漠、草原、荒漠 |
A.大于300mm;大西洋 | B.大于300mm;印度洋 |
C.小于300mm;印度洋 | D.小于300mm;北冰洋 |
8.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左图为南非地形地势图,右图为南非耕地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南非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甲地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南非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东北风影响,东北部降水量多于西部 |
B.A、B两处渔场的成因不同 |
C.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 |
D.A海域多雾 |
A.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香蕉等热带作物 |
B.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 |
C.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
D.乳畜业较为发达 |
9.
下图为北美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落基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小题2】一艘货轮从6月份到8月份由③海域经①海域进入②海域,则( )
【小题3】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落基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美国东北部五大淡水湖的形成 |
B.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
C.美国西部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 |
D.密西西比河流域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
A.从③出发时,阴雨绵绵 |
B.经①海域时,遇到台风天气 |
C.经②海域时,逆风逆水 |
D.经加勒比海域时,游船如织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
C.沿板块边界发育 | D.沿海岸线方向发育 |
10.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④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 D.④地比①地年温差大 |
A.海平面升高 | B.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
C.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 D.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
11.
塔希提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首都为帕皮提(17°32′S).面积约1042 km ²,全年平均气温在27℃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 mm左右,且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有干湿季。读塔希提岛位置图(图中海域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反之越浅),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塔希提岛
【小题2】对帕皮提和P城降水差异及其分析,可信的是

【小题1】塔希提岛
A.位于南印度洋海域 | B.奥罗黑纳山山顶冰川广布 |
C.按成因属于火山岛 | D.河运便利的河口处多聚落 |
A.P城降水多于帕皮提,因为P城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
B.P城降水多于帕皮提,因为P城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
C.帕皮提降水多于P城,因为帕皮提受沿岸暖流增湿影响 |
D.帕皮提降水多于P城,因为帕皮提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
12.
下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达尔文野生水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野生水稻生长期大致在

【小题1】影响达尔文野生水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光照 | B.光照和土壤 | C.降水和水源 | D.温度和河流 |
A.12月—次年3月 | B.3月—6月 |
C.6月—9月 | D.8月—11月 |
13.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两区域( )
【小题2】两区域气候( )

【小题1】图示两区域( )
A.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 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 B.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
14.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小题2】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
【小题3】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小题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丙 | D.丙、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5.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