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4.
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罪愆(qiān)血渍(jì)猗(qī)郁叨陪鲤对(tāo) |
B.临帖(tiè)宫绦(tāo)訾詈(zǐ)一模一样(mú) |
C.晕船(yùn)颓圮(pǐ)桀骜(ào)模棱两可 (líng) |
D.栏槛(jiàn)滂沱(pánɡ)忤视(wǔ)逸兴遄飞(chuán)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①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的证明
②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
③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
④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
⑤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
⑥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①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的证明
②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
③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
④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
⑤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
⑥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
A.②④①③⑤⑥ | B.④①②⑥③⑤ |
C.②⑥④①⑤③ | D.④②①⑤⑥③ |
2.语言表达- (共1题)
7.
语言综合运用。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④不少于200字。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④不少于200字。
3.命题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