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凯特王妃结婚誓词如下:我,凯瑟琳·伊丽莎白在神圣的婚约中以你,威廉·阿瑟·菲利普·刘易斯·温莎作为我的丈夫;今后无论顺境或逆境,无论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 |
B.“医生,会不会有事?”一位准妈妈惊慌失措地来电询问,“吃羊肉会不会让宝宝得羊癫疯?我才吃完汤锅就听到有人讲对宝宝不好。”某三甲医院妇产中心门诊主任回应称“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 |
C.实际上,广州恒大的进攻体系根本离不开外援“三叉戟”:孔卡、埃尔克森和穆里奇,后防线也要依靠韩国籍后卫金英权作“定海神针”。队中的国内球员尽管算不上“鸡肋”,但也挑不上大梁。 |
D.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德国当地时间2月14日晚闭幕。德国影评人打出2.4分的《梅兰芳》(中档评价)剧组当晚未能出现在闭幕式上,由此宣告了亚洲军团在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完败。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
(2)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阿房宫赋》)
(4)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天姥吟留别》)
(6)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凭箜篌引》)
(1)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
(2)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阿房宫赋》)
(4)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天姥吟留别》)
(6)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凭箜篌引》)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①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②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③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④“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⑤“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⑥“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⑦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⑧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⑨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⑩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⑪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⑫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⑬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⑭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⑮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⑯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⑰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⑱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⑲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小题1】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用三个四字词语进行归纳。(3分)
【小题2】小说的第一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小题3】小说以“青龙偃月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5分)
答:
【小题4】文章的最后一段“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有哪些含义?(4分)
答:
【小题5】“我”不仅是小说的叙述者,更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对于以何爹剃头技艺为代表的传统乡土文化,“我”的情感态度是很微妙的。请结合小说情节,对此进行探究,并对作者的态度进行评价。(5分)
答: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①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②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③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④“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⑤“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⑥“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⑦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⑧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⑨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⑩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⑪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⑫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⑬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⑭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⑮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⑯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⑰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⑱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⑲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小题1】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用三个四字词语进行归纳。(3分)
| | | | | | | | | | | | | |
答:
【小题3】小说以“青龙偃月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5分)
答:
【小题4】文章的最后一段“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有哪些含义?(4分)
答:
【小题5】“我”不仅是小说的叙述者,更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对于以何爹剃头技艺为代表的传统乡土文化,“我”的情感态度是很微妙的。请结合小说情节,对此进行探究,并对作者的态度进行评价。(5分)
答:
4.语言表达- (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段走廊,记录千年岁月。望见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的马队,马踏飞燕的嘶鸣声扬四方;望见汉武的狼烟扬起旌旗遮日的豪壮,飘逝在风萧萧路漫漫的边关。那鸣沙山千年不绝的鸣响,每一声吟唱,都是英雄泯血长笑的悲壮; ,
, 。玉门关的残垣断壁,望断多少远行的商队、往来的使者。《阳关三叠》的千古绝唱,又有多少故人更尽一杯酒,从此不见回故乡。
(1)上面的文字有一处地方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语句,使其完整连贯。
答:在 加上
(2)在上面的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使之合乎语境,句式整齐。
答: , , 。
一段走廊,记录千年岁月。望见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的马队,马踏飞燕的嘶鸣声扬四方;望见汉武的狼烟扬起旌旗遮日的豪壮,飘逝在风萧萧路漫漫的边关。那鸣沙山千年不绝的鸣响,每一声吟唱,都是英雄泯血长笑的悲壮; ,
, 。玉门关的残垣断壁,望断多少远行的商队、往来的使者。《阳关三叠》的千古绝唱,又有多少故人更尽一杯酒,从此不见回故乡。
(1)上面的文字有一处地方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语句,使其完整连贯。
答:在 加上
(2)在上面的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使之合乎语境,句式整齐。
答: , , 。
5.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中国“智造”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像一个灵巧的舞者,精准地避开一块块月岩和陨石,以优雅姿态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随后,“玉兔号”月球车离开着陆器,前往更远的区域开展月面勘察。“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是我国航天器首次着陆地外天体,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航天器着陆月球的国家。对人类来说,这是近40年来首次重返月球,也是一次用智慧和勇气,用更先进、更可靠的航天技术所做的科学探险。
请以此为内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每句不少于7字,不要求写横批。(4分)
答:
请以此为内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每句不少于7字,不要求写横批。(4分)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