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 B.唾手可得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
C.触手可及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 D.唾手可得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 )
A.秉持/屏除启碇/沉淀物绮丽/倚马可待 |
B.朔风/溯流祈祷/倒春寒机杼/毁家纾难 |
C.拓印/拖沓甲胄/压轴戏给水/济济一堂 |
D.筵席/垂涎荟萃/市侩气诧异/姹紫嫣红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 ,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 ,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 土崩瓦解 置之度外 |
B.不胫而走 不攻自破 置之度外 |
C.不翼而飞 不攻自破 置之不理 |
D.不胫而走 土崩瓦解 置之不理 |
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4,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 (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 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 。(荀子《劝学》)
(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 _ !(屈原《离骚》)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 __________。(杜甫《春望》)
(5)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 __ 。(杜甫《登高》)
(6)斯是陋室,________ 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 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 。(荀子《劝学》)
(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 _ !(屈原《离骚》)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 __________。(杜甫《春望》)
(5)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 __ 。(杜甫《登高》)
(6)斯是陋室,________ 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小题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小题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小题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小题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的工程座右铭可以概括为“非大规模不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大坝和最广阔的高速铁路络。现在,它正在建设地球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第一条线路在2013年投入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将水从季风多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到缺水的、蓬勃发展的北方工业城市。于今年投入使用的东线,将长江水引到沿海省份。这条1467公里长的运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初步能够每年输送880万兆升的水,足以灌满2.8万艘巨型油轮。未来,它将最终扩容至每年输送1480万兆升。
运河东线主要是建立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一些线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运河内的水大多为非流动状态,这就可以托起装满运往北方的粮食的驳船。当新的东线投入运行,它将采用34个抽水站调水,功率达到366兆瓦。水泵将在中段将水流推向逐渐上升的地形,然后到达黄河运河隧道,之后水流会随重力完成其余的路程。
据中国水利部介绍,东线的总成本预计将达到85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水处理设施。这些设施是必要的,因为运河会穿过一些工业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而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线可能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南方水资源的短缺、对长江流域的损害,以及北方的高水价(由于该项目的巨大开支)。然而,水利部还未以任何形式发布相关的成本效益分析,而工程下一阶段的实施正在推进。
该工程将水调往北京和天津的中线可能将在2014年完成。据水利部介绍,这条运河将再耗资370亿美元,用于扩建水并安置34.5万居民。西部的第三条即最后一条线路将从西藏高原调水,但据报道,中国政府已经推迟了这条存在技术挑战和诸多争议的线路。
(选自《技纵览》2013年第1期)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巨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5分)
答: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怎样才能发挥持久性的作用。(5分)
答:
【小题3】最近,有专家者积极主张并正在准备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5分)
答:
中国的工程座右铭可以概括为“非大规模不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大坝和最广阔的高速铁路络。现在,它正在建设地球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第一条线路在2013年投入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将水从季风多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到缺水的、蓬勃发展的北方工业城市。于今年投入使用的东线,将长江水引到沿海省份。这条1467公里长的运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初步能够每年输送880万兆升的水,足以灌满2.8万艘巨型油轮。未来,它将最终扩容至每年输送1480万兆升。
运河东线主要是建立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一些线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运河内的水大多为非流动状态,这就可以托起装满运往北方的粮食的驳船。当新的东线投入运行,它将采用34个抽水站调水,功率达到366兆瓦。水泵将在中段将水流推向逐渐上升的地形,然后到达黄河运河隧道,之后水流会随重力完成其余的路程。
据中国水利部介绍,东线的总成本预计将达到85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水处理设施。这些设施是必要的,因为运河会穿过一些工业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而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线可能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南方水资源的短缺、对长江流域的损害,以及北方的高水价(由于该项目的巨大开支)。然而,水利部还未以任何形式发布相关的成本效益分析,而工程下一阶段的实施正在推进。
该工程将水调往北京和天津的中线可能将在2014年完成。据水利部介绍,这条运河将再耗资370亿美元,用于扩建水并安置34.5万居民。西部的第三条即最后一条线路将从西藏高原调水,但据报道,中国政府已经推迟了这条存在技术挑战和诸多争议的线路。
(选自《技纵览》2013年第1期)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巨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5分)
答: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怎样才能发挥持久性的作用。(5分)
答:
【小题3】最近,有专家者积极主张并正在准备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5分)
答:
5.语言表达- (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
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一个直截了当地说: 。
一个打了个比方说: 。
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一个直截了当地说: 。
一个打了个比方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