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稻,喜高温多湿,对土壤要求不高。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特性、生态环境(温度、光照等)、栽培管理等。
材料二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 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是新疆水稻的重要产区,且稻米品质好。
材料三 伊犁河谷气候资料图、我国水稻产区分布图和新疆伊犁河谷地形图。


(1)伊犁河汛期出现在 ▲ 月,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
(2)我国东部水稻集中产区大致分布在 ▲ 地区。
(3)分析新疆伊犁河谷水稻品质好的原因。 ▲
(4)有人认为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水稻是其优势产业,应该扩大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材料一 水稻,喜高温多湿,对土壤要求不高。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特性、生态环境(温度、光照等)、栽培管理等。
材料二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 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是新疆水稻的重要产区,且稻米品质好。
材料三 伊犁河谷气候资料图、我国水稻产区分布图和新疆伊犁河谷地形图。


(1)伊犁河汛期出现在 ▲ 月,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
(2)我国东部水稻集中产区大致分布在 ▲ 地区。
(3)分析新疆伊犁河谷水稻品质好的原因。 ▲
(4)有人认为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水稻是其优势产业,应该扩大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市的原油产量到2014年一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但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油田亏损问题开始突出。2015年开始,大庆市计划五年内减产650多万吨原油。下图为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图。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大庆开始探索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受外部大环境影响,大庆自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下表展示了制约其发展的结构性、资源型、体制性三大矛盾。

(1)导致大庆油田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 、 ▲ 。
(2)从结构性、资源型、体制性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大庆市转型的矛盾。 ▲
(3)为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大庆市应采取的措施有 ▲ 。
材料一 大庆市的原油产量到2014年一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但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油田亏损问题开始突出。2015年开始,大庆市计划五年内减产650多万吨原油。下图为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图。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大庆开始探索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受外部大环境影响,大庆自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下表展示了制约其发展的结构性、资源型、体制性三大矛盾。

(1)导致大庆油田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 、 ▲ 。
(2)从结构性、资源型、体制性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大庆市转型的矛盾。 ▲
(3)为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大庆市应采取的措施有 ▲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全省山地占51.22%,丘陵占 29.27%,平原占13.12%,湖泊水面占6.39%。湖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7mm,4-10月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75%。
材料二 2015 年湖南省不同坡度耕地面积表。

材料三 下左图是1999年和2015年湖南省不同级别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图。下右图是湖南省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分布图(Ⅰ-Ⅴ是环湖和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Ⅵ-Ⅸ是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重点预防带)。


(1)1999年以来湖南省土壤侵蚀面积的主体集中于 ▲ 和 ▲ 级别,1999年至2015年土壤侵蚀问题主要体现在 ▲ 和 ▲ 级别的增加。
(2)水土流失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湖南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是降水丰富且 ▲ ,地形以 ▲ 为主等,不当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 和 ▲ 等。
(3)水土流失导致农业减产的直接原因是 ▲ 。湖南省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是
▲ 和 ▲ ,其对洞庭湖的生态意义主要表现为减少湖区的 ▲ 。
材料一 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全省山地占51.22%,丘陵占 29.27%,平原占13.12%,湖泊水面占6.39%。湖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7mm,4-10月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75%。
材料二 2015 年湖南省不同坡度耕地面积表。

材料三 下左图是1999年和2015年湖南省不同级别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图。下右图是湖南省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分布图(Ⅰ-Ⅴ是环湖和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Ⅵ-Ⅸ是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重点预防带)。


(1)1999年以来湖南省土壤侵蚀面积的主体集中于 ▲ 和 ▲ 级别,1999年至2015年土壤侵蚀问题主要体现在 ▲ 和 ▲ 级别的增加。
(2)水土流失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湖南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是降水丰富且 ▲ ,地形以 ▲ 为主等,不当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 和 ▲ 等。
(3)水土流失导致农业减产的直接原因是 ▲ 。湖南省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是
▲ 和 ▲ ,其对洞庭湖的生态意义主要表现为减少湖区的 ▲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河段,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亿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2017年8月开建的白鹤滩水电站的装机总量达1600万千瓦,其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材料二 金沙江流域及下游水能开发示意图。

(1)简述金沙江干流河段的水文特征。 ▲
(2)金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 ▲ 。
(3)评价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的利与弊。 ▲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河段,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亿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2017年8月开建的白鹤滩水电站的装机总量达1600万千瓦,其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材料二 金沙江流域及下游水能开发示意图。


(1)简述金沙江干流河段的水文特征。 ▲
(2)金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 ▲ 。
(3)评价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的利与弊。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东于2005 年开始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规划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016年,广东提出大力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共建,推动产业、企业整体布局、一体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格局。
材料二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主要工业部门有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示意图。

(1)珠三角地区转出的产业类型有 ▲ 、 ▲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出相关产业后,珠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有 ▲ 。
(2)试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有利影响。 ▲
(3)简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对广东全省发展的积极意义。 ▲
材料一 广东于2005 年开始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规划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016年,广东提出大力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共建,推动产业、企业整体布局、一体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格局。
材料二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主要工业部门有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示意图。

(1)珠三角地区转出的产业类型有 ▲ 、 ▲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出相关产业后,珠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有 ▲ 。
(2)试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有利影响。 ▲
(3)简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对广东全省发展的积极意义。 ▲
2.单选题- (共13题)
6.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四个省区中,属于高寒地区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四省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湿润,草原广布
②乙——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③丙——黄土广布,河流含沙量大
④丁——地表坦荡,东干西湿

【小题1】图示四个省区中,属于高寒地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甲——气候湿润,草原广布
②乙——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③丙——黄土广布,河流含沙量大
④丁——地表坦荡,东干西湿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7.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位于
【小题2】该城市夏半年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小题1】该城市位于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崇明岛 | D.台湾岛 |
A.暴雨、洪涝 | B.寒潮、沙尘 | C.地震、台风 | D.滑坡、泥石流 |
8.
风能是最具开发利用前景、技术最为成熟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位于图中的
【小题2】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该城市成为重要风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位于图中的
A.成都 | B.宝鸡 | C.兰州 | D.酒泉 |
A.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 B.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 |
C.地处世界风库,风力强劲 | D.国家增加清洁能源比重的需求 |
9.
2016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人口净流入为正值的是苏锡常镇宁五市,其余各市均为负值。读江苏省人口密度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江苏省内产业转移方向与人口流动的方向大致相反,利于苏北接受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北各市人口密度均小于苏南 | B.无锡的人口密度最大 |
C.苏南各市均属人口净流入地区 | D.泰州人口净流入为正值 |
A.劳动力价格 | B.交通发达程度 |
C.土地租金 | D.科学技术水平 |
10.
【小题1】武汉“四水共治”的措施不包括
【小题2】“四水共治”对以下城市借鉴意义最大的是
2017年武汉市提出,要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巩固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和能力。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武汉“四水共治”的措施不包括
A.建设海绵城市 | B.推行河长制 |
C.改造供水管网 | D.完善交通网 |
A.乌鲁木齐 | B.呼和浩特 | C.西宁 | D.长沙 |
11.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区,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小题2】下列有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区,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 B.地形平坦,无旱涝灾害 |
C.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 | D.土地广阔,黑土肥沃 |
A.预期建成规模大的省级行政区集中于东北地区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
C.浙江多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修筑梯田 |
D.河南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应全面回填客土 |
12.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我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读我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粮食产销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福建粮食自给率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1】有关粮食产销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输出区都位于内陆地区 | B.主要输入区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
C.主要输出区地形均以平原为主 | D.主要输入区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A.人口数量较大 | B.科技水平高 | C.山地面积较大 | D.受台风影响大 |
13.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鱼菜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鱼菜共生复合生态系统最可能率先开展的省区有

【小题1】有关鱼菜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高 | B.需劳动力多,解决农民就业 |
C.大幅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 D.资源利用高,生态效益突出 |
A.台 粤 | B.鲁 冀 | C.青 藏 | D.浙 闽 |
14.
【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广泛用于
【小题2】基于北斗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轨道线路规划需要用到的图层是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广泛用于
A.灾害评估 | B.作物估产 | C.勘测矿产 | D.抢险救灾 |
A.大气质量图层 | B.人口分布图层 |
C.矿产分布图层 | D.土壤类别图层 |
15.
读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小题2】京津冀一体化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小题1】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A.进一步增加京津高校数量 | B.适当控制京津人口 |
C.加快保定海空两港建设 | D.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
A.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人口压力 | B.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C.移出高耗能产业,改善环境质量 | D.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16.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山脉是我国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甲山脉是我国
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
C.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 D.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
A.①地“风吹草低见牛羊” | B.②地“山高谷深,地形破碎” |
C.③地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 D.④地农业发达,以畜牧业为主 |
17.
读无锡市近年来三次产业构成及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无锡近年来三次产业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无锡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小题1】有关无锡近年来三次产业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整体下降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 D.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
A.与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呈正相关 | B.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呈负相关 |
C.与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呈正相关 | D.与一二产业比重之和变化呈正相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