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足迹由生物质足迹和能源足迹构成,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提供给人类生物资源的能力。一般采用人均生态生产面积表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大小。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将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则不可持续;相反时则表示生态可持续。下图为新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示意图。

描述新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并为新疆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生态足迹由生物质足迹和能源足迹构成,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提供给人类生物资源的能力。一般采用人均生态生产面积表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大小。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将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则不可持续;相反时则表示生态可持续。下图为新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示意图。

描述新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并为新疆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难言岛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地,建成后,该科考站将以极地冰盖和高纬度海洋研究为主。难言岛位于罗斯海西岸(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其中多数物种适应了这里寒冷的环境,罗斯海被称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难言岛西侧为横贯南极山脉,常年盛行6-7级的偏西风,尤以超强、超于冷风著称,地面碎石遍布。

(1)说明罗斯海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
(2)分析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
(3)分析难言岛多大风的原因。
(4)评价南极科考站选址难言岛的区位条件。
材料 难言岛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地,建成后,该科考站将以极地冰盖和高纬度海洋研究为主。难言岛位于罗斯海西岸(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其中多数物种适应了这里寒冷的环境,罗斯海被称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难言岛西侧为横贯南极山脉,常年盛行6-7级的偏西风,尤以超强、超于冷风著称,地面碎石遍布。

(1)说明罗斯海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
(2)分析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
(3)分析难言岛多大风的原因。
(4)评价南极科考站选址难言岛的区位条件。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猪生长要求15℃以上,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0/0。近年来,受养殖利润不断提高、南方家庭散养带来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政策引导等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竞相北上,在东北地区兴建了规模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规模持续上涨。图9为2012年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的空间分布特征。
(2)与南方地区相比,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 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猪生长要求15℃以上,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0/0。近年来,受养殖利润不断提高、南方家庭散养带来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政策引导等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竞相北上,在东北地区兴建了规模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规模持续上涨。图9为2012年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的空间分布特征。
(2)与南方地区相比,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析全域旅游对乌镇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 全域旅游是全域景观优化、多产业互动、全民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江南水乡乌镇(图)曾经面临“景区内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的窘境,通过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让“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2016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量达758.8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6.28亿元。乌镇成为“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的示范基地。

分析全域旅游对乌镇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 (共4题)
5.

【小题1】“超级渔场”不选择经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挪威西南部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超级渔场”有助于()
中国为挪威生产的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被称为“超级渔场”(下图)。2017年6月,“超级渔场” 经中国南海、马六曱海峡、好望角,穿越大西洋,运抵挪威海域(下图)。“超级渔场”规模庞大,可实现全自动监测、喂养、清洁等工作,一次可养鱼150万条,可抗12级大风。“超级渔场”将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向深海、从网箱式向大型装备式、从传统人工方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超级渔场”不选择经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距离远 |
B.红海风浪大 |
C.地中海雨量大 |
D.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有限 |
A.离岸西风引起上升流 |
B.寒暖流在此交汇 |
C.大河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 |
D.水域开阔,鱼类数量大 |
A.降低渔业灾害风险 |
B.减少渔业资金投入 |
C.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
D.推动深海捕捞业发展 |
6.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小题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小题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 | B.西北 | C.西南 | D.东南 |
A.河水侵蚀 | B.海浪侵蚀 | C.海水堆积 | D.潮汐堆积 |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 | B.长江人海径流量减小 |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 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
7.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量称之为土壤热通量,正值表明土壤获得热量,负值表明土壤丧失热量。下图示意7月份某地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
【小题2】影响地下l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
A.吸热量增加 | B.散热量增加 | C.日均温减小 | D.日温差减小 |
A.地势高低 | B.植被覆盖 | C.太阳辐射 | D.海陆位置 |
8.

【小题1】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2】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 315 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 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规避风沙危害 |
B.降低道路坡度 |
C.增加通行能力 |
D.促进矿产开发 |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