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清明时节雨纷纷”,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小题2】属于谚语⑤所述山脉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河流含沙量较大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水稻、油菜 ⑤黑土广布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西北地区 华北平原 |
C.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
①河流含沙量较大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水稻、油菜 ⑤黑土广布
A.①②③ | B.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④ |
3.
读图“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什么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
(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1)请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什么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
(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4.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图中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图中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5.
下述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 B.季风交替季节是我国主要降水季节 |
C.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 D.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增大 |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关于界线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
C.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 D.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
A.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 B.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
C.③为南方与北方界线 | D.③为农牧业界线 |
9.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南北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 ④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①跨南北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 ④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11.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小题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
【小题3】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 )

【小题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A.a、b | B.a、c | C.b、c | D.b、d |
A.一个行政区 | B.两个行政区 |
C.三个行政区 | D.四个行政区 |
A.一定是正午 | B.有可能是正午 |
C.一定是下午 | D.有可能是黑夜 |
13.
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 B.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流量 |
C.海河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 D.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
15.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 )
【小题2】甲地降水主要来自:( )
【小题3】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 )

【小题1】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 )
A.年降水量少于400mm | B.年降水量等于400mm |
C.位于祁连山地 | D.可能是河套平原 |
A.西风带 | B.西南季风 | C.印度洋 | D.东南季风 |
A.有塞上江南之称 |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
C.有第一亚欧大陆桥经过 | D.冰雪融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
17.
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小题2】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小题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A.平原 | B.高原 |
C.盆地 | D.山地 |
A.海陆间循环 | B.内陆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以上都不是 |
18.
《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幸福感指数等12项指标,对我国294个城市2010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下中数字是前5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四大直辖市和港澳均各为1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前5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
【小题2】山西城市较多,但未有城市未排入前5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小题1】前5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
A.浙、鲁 | B.苏、粤 | C.内蒙古、台 | D.辽、湘 |
A.资源基础 | B.旅游资源 | C.城市建筑 | D.生态环境 |
19.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20.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小题2】B处7月份盛行是( )
【小题3】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

【小题1】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 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 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
C.珠江、长江、澜沧江 | 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 |
3.选择题- (共6题)
23.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 B.受季风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