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1980年之后人口迁人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 当时引起人口迁移主要是 因素,主要迁移方向
是 。
(2) 1980年之后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和 。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1)从图中看,1980年之后人口迁人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 当时引起人口迁移主要是 因素,主要迁移方向
是 。
(2) 1980年之后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和 。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2.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取决于___。决定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2)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图中的(A、B、C)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应为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区,原因是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取决于___。决定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2)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图中的(A、B、C)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应为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区,原因是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
2.选择题- (共6题)
4.My brother lives {#blank#}1{#/blank#} a small village {#blank#}2{#/blank#}the southwest of England.
6.
按课文《聪明的小白兔(二)》内容填空。
冬天的一个早晨,兔兄弟一块儿在山坡上做游戏。忽然,鸟儿们乱飞起来,对兔兄弟大喊:“不好了,老鹰来了,快藏起来!”
小灰兔慌了:“这儿没有洞,往哪儿藏啊?”
小白兔告诉小灰兔:“你藏到乱石堆里!”
小灰兔忙问:“哥哥,你怎么办呢?”
“你快藏吧,别管我。”小白兔说完,往湖边的雪地里跑去。
老鹰飞来了,他在天上瞧了又瞧,什么也没发现。绕了几个圈子,就飞走了。
3.单选题- (共17题)
9.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 )
【小题2】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 ( )
【小题3】e带一直延伸到大洋边缘,是因为( )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 )
A.a | B.b | C.c | D.d |
A.b | B.c | C.d | D.a |
A.气候的影响 | B.洋流的影响 |
C.人类的破坏 | D.岩石的性质 |
10.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小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洋流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11.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小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小题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小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 B.迁出率持续降低 |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
A.上海 | B.安徽 | C.湖南 | D.河南 |
12.
【小题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小题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小题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水分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
16.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18.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上海市的出生率比北京高,但是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根本原因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发达地区出生率较高 |
B.图示地区死亡率最高的是西藏 |
C.图示地区每年净增长人口最多的是上海 |
D.上海、北京、江苏已经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 B.环境污染严重 |
C.生活医疗水平高 | D.文化教育水平高 |
19.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小题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A.1 | B.2 | C.3 | D.4 |
A.埃及 | B.中国 | C.新加坡 | D.德国 |
20.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小题2】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小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1.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
①商业用地 ②交通用地 ③政府机关用地 ④绿洲农业 ⑤住宅用地
【小题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
①商业用地 ②交通用地 ③政府机关用地 ④绿洲农业 ⑤住宅用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A.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分明 |
B.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C.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
D.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 |
22.
下图是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图中的哪个阶段( )

【小题1】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② |
2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周边农业的发展状况,下图中M代表2011年情况,N代表2000年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M、N表示该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地农业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2】若图中M、N表示该地农业用地的比重构成,则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是
①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交通和城市发展
③花卉经济效益更高
④粮食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
⑤劳动力价格降低
⑥政策扶持
⑦地价上涨

【小题1】若图中M、N表示该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地农业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市场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
①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交通和城市发展
③花卉经济效益更高
④粮食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
⑤劳动力价格降低
⑥政策扶持
⑦地价上涨
A.①②④⑤⑦ | B.①②③⑥⑦ | C.①③④⑤⑦ | D.②③⑤⑥⑦ |
4.填空题- (共2题)
26.
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 的关系。
(3)你认为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 。
(4)如果B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 流: ;
动 物: ;
地下水: 。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 的关系。
(3)你认为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 。
(4)如果B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 流: ;
动 物: ;
地下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