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地理环境对区域展的影响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996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时令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到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材料二 见图。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的原因。
(2)据图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2.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敦煌、陇南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河西走廊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已转型成为我国最大的制种基地,为全国提供品质优良的作物种子。2014年甘肃省农民通过制种业增收约30亿元。(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2)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3.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
C.降水较少D.木材短缺
【小题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B.防水
C.阻沙D.遮阳
【小题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A.陕西B.黑龙江
C.新疆D.福建
4.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小题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5.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小题2】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 (  )
A.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的高度越来越低
D.传统房屋墙壁越来越薄
6.
在点轴理论模型中,“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联结起来的“基础设施束”。下图为我国点轴开发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轴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海产业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B.沿海产业带区域经济差异最显著
C.东北轴区域经济互补性最强
D.二级产业带均位于中、西部经济带
【小题2】沿西北轴由西向东流动的主要经济要素是    (  )
A.先进管理经验
B.普通劳动力
C.资金和技术
D.高技术装备
7.
2016年5月,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是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1—2月数据中首次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单独列入“东北地区”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图示意2013—2015年东北三省级行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及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的排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图文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013年三省级行政区中黑龙江工业增速最快 ②2013—2015年,三省级行政区中吉林工业增速变化幅度最大 ③2013—2015年,吉林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排名(港澳台除外)中位次下降了近5位 ④2013—2015年,黑龙江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排名中逐年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自2015年三省级行政区单独列入“东北地区”以来,2016年5月东北地区首次实现工业正增长,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加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 ②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③发挥地广人稀优势,以房地产业拉动工业 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