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94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太阳照耀大地,没有阳光人类不能存活。   。维生素D对调整人体内钙和磷的含量至关重要,并且可以预防佝偻病等疾病。如果没有直接供给,我们的身体就必须利用自身物质“制造” 维生素D.这些物质可以从鲑鱼和鸡蛋等食物,或者从我们的皮肤中以胆固醇新陈代谢衍生物的方式得到。而在这些物质有效地转变成维生素D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恰恰是紫外线B。

A.医学界正围绕紫外线与维生素D的问题掀起一场热烈讨论。
B.一场围绕紫外线与维生素D的问题的热烈讨论正在医学界进行。
C.阳光最直接的有益的影响是它可以帮助身体组织合成维生素D。
D. 可以帮助身体组织合成维生素D是阳光最直接的有益影响。
2.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小题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百年椒子映月泉清
李乃清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这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
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对于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她体贴关爱,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她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一生。钱钟书的母亲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钱钟书对她也恋慕至极,将《写在人生边上》“赠予季康”。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两人“仝存”的样书上,钱又写下浪漫痴语:“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钟书而言,这份博大的“三位一体”的情感中或许还包含着一份母性关怀。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钟书织的一件毛衣,钱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
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最纯净的婚姻,钱钟书曾如是总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丁伟志回忆道:“钱先生当时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每个菜都是杨先生亲自给他做,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先生一根一根剔掉的。”
“哎呀,后来不得了了!钱先生在北京医院,女儿钱瑗在西郊,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毫无思想准备,我想她一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啊!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今年2月23日,张佩芬突然接到杨绛一个电话。
“因为她只懂英文和法文,不通德语,偶尔也会找我帮忙,她把字母念出来,我记下来查,查好后我给她回信,她收到后第二天马上就电话回我道谢。”
据张佩芬回忆,杨绛所寻德语共18个字母,一口气读完,好似一个拗口的游戏,倘若加以分割,便是3个独立的单词-:给予,赠与了,已经离开了。
[注] ① 钱钟书,字默存.(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7 期,有删改)
【小题1】下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称“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是对杨绛甘愿隐藏起自己的光芒,默默奉献的情怀给予了正面肯定。
B.文章结尾“给予了,赠与了,已经离开了”,言简意丰,隐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C.杨绛的“不要紧”伴随钱钟书一生,是因为对钱钟书的体贴关爱。
D.对于钱瑗和钱钟书的先后离世,杨绛举重若轻,是因为她在他们生前乃至病中已经尽了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所以了无遗憾。
E. 钱钟书卧病期间,杨绛力求“夫在前,妻在后”,所以尽量保养自己,不愿错了次序,体现了其“夫唱妇随”的传统美德。
【小题2】标题内蕴丰富,谈对标题的理解
【小题3】杨绛对钱钟书的“默存”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有人说杨绛只是“钱钟书背后的女人”,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

5.语言表达(共1题)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林黛玉与薛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黛玉要的是恋爱,①________________;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②________________,宝钗是社会精英;黛玉占据的是我们的心,宝钗占据的是我们的眼;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③________________,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