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阳春一中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76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恢复出厂设置其实就是执行一个删除目录的过程,如果用户不写入新的信息, 。用户将旧手机出售后,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一旦被成功恢复,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同时一些第三方支付软件也易被盗,会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
A.只要通过恢复软件的重建目录操作,就能让删除的信息重新回到手机中
B.即使不通过恢复软件的重建目录操作,删除的信息也会重新回到手机中
C.不必通过恢复软件的重建目录操作,也能让删除的信息重新回到手机中
D.没有通过恢复软件的重建目录操作,就会使已删除的信息重新回到手机中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表示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意思的两句是 “        ”。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      。”的感慨,表明个人应舍小我,把天下作为己任,以利民为标准和原则。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诗句是:“     ”。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小题1】全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
【小题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②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③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④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B.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C.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D.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最初并不是庙号,司马迁在《史记》中尊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为“高祖”,而刘邦实际的庙号是“太祖”。后人就沿袭下来,作为庙号的一种。
B.“舍人” 是官名,古代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
C.“列传” 是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的体裁,记载历代帝皇之外名人的事迹。
D.“诏” 天子下达臣属的一种命令文体,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文中的“诏”是即位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写樊哙闯帐时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求见获准入宫,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一段说,参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原来住过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对他们依附他人而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序曲
(美)罗斯·特里尔
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敦柔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脑持重的如轮大耳,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额下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一位认识他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缅甸人评论道,“他清秀不似周恩来,但是慈祥宽厚。”
年逾82岁以后,***的外貌稍有改变,但并不多。只是青年时看上去略显焦虑。在官邸里,这位领袖显得雅致、悠然自得。他渐渐地发福,同时也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神态,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   
“他看上去像一头海象,”一位在他有生之年见过他的泰国领导人说,  “一切都显得气宇轩昂。”
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眼观六路。***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
他善穷经据典,使来访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静思使对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进肥大的裤子里扪虱的粗举又会使另一来访者为之一惊。脸的上半部显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宽额,慧眼,长发。下半部则表明他是一个感觉论者:厚唇,隆鼻,稚童般的圆润下颌。
***的步态并不优雅,属动作迟缓类型的人。美国妇女活动家史沫特莱带着政治的和个人的热情在20世纪30年代曾试图让***唱歌跳舞——她轻易地与其他中共领导人所做的一样——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弃这种努力。“高傲自重妨碍了他跳舞。”在这同一时期认识***的一位流落中的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说,他的舞姿看上去像是做操。***跳舞不合节奏。
***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来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
他的笔迹表明他是一位随心所欲而不会为清规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体或大或小,龙飞凤舞,用绅士派学者的标准衡量,这并不是“好”书法。
因为***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所以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会随时流出些什么。尽管***是一位温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脾气。来自密苏里州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多次见到***,他说毛对任何事情从不持中立或消极态度。
毫不奇怪,***并不能经常博得众人的爱戴,至少不像周恩来那样——这位高级官员甘愿立于***的身影之下;或者不像朱德那样——这位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总司令坚忍不拔、不拘小节、笑口常开(史沫特莱成功地使他们二人与自己跳舞)。
“我简直不知怎样与毛交谈,”一位与***和周恩来都打过交道的印尼人说,“与周而不是与毛在一起——可以有热烈的讨论,你会知道你的立场。”
***诞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代代相传,而他们并未感到像***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
***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没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
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怎样说才切合***的形象?农民造反者?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来的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
军事统帅?他说过他的胃口从未像在战争时期那样好过。
诗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于不顾去吟上几句诗以表达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
近代以来,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求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吗?***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帝王?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蔑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或许他最终也自感绝望,竟立起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玉律的镜像——这可怕地表明,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    (摘编自罗斯·特里尔著《***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传记开篇刻画***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从形和神两方面刻画了***的形象。
B.本传记在评说***性格中的两重性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展开。
C.跟自甘居于***之下的周恩来和笑口常开的朱德相比,***并不能博得众人更多的爱戴。
D.传记写了跟***有过接触的多位外国人各自对***的评价,这些外国人的“一面之词”,汇聚起来,比较全面地描绘了***的多个侧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的“复杂”。
 
E.***形象复杂,经历丰富,因此,本传记作者认为***是一个农民造反者、一个军事统帅、一位诗人,甚至是一个帝王。
(2)***性格中的“两重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这句话言简而意丰,请简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4)本传记的作者给***贴了几个标签——“农民造反者”“军事统帅”“诗人”“帝王”等,对此你有什么认识?请任选其中一个“标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语言表达(共1题)

6.
右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