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程中,一批地方高校经过探索与实践,找准了自身定位,突显了办学特色,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
B.有专家指出,清洗白衬衫时,切忌不要使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虽能使衣物变白,但也会让衣物纤维变硬变脆,从而损伤衣物。 |
C.为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决定采取跟岗学习、外出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
D.物理学家在观察与研究不同星系时发现,旋涡星系“死亡”进程比较缓慢,椭圆星系则相对加速,但两者进程均长达数十亿年。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②他的山水画洋溢着对美的追求、对诗的追求。笔墨十分果断,往往一蹴而就又能恰到好处,粗犷而不失细腻,把祖国山川的雄壮、秀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温家宝在祝贺曾荫权当选之余,也对他提出期望,希望曾荫权能不孚众望,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
④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军方有意出兵巴基斯坦扫荡塔利班,但阿富汗战争问题远未解决,巴基斯坦局势又错综复杂,美国愈显左支右绌。
⑤电影《杀破狼·贪狼》中不但劲猛刚烈的打戏让影迷连连称赞,有血有肉的感人剧情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看点。
⑥李实哲是个胸无城府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①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②他的山水画洋溢着对美的追求、对诗的追求。笔墨十分果断,往往一蹴而就又能恰到好处,粗犷而不失细腻,把祖国山川的雄壮、秀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温家宝在祝贺曾荫权当选之余,也对他提出期望,希望曾荫权能不孚众望,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
④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军方有意出兵巴基斯坦扫荡塔利班,但阿富汗战争问题远未解决,巴基斯坦局势又错综复杂,美国愈显左支右绌。
⑤电影《杀破狼·贪狼》中不但劲猛刚烈的打戏让影迷连连称赞,有血有肉的感人剧情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看点。
⑥李实哲是个胸无城府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A.①③④ | B.②③⑥ | C.①②③ | D.②④⑤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①山居
张榘②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陈氏,指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国,建都南京。②张榘,南宋后期词人,做过两任小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本词“树、路、误,暮”等韵脚有力而绵长,使作者的悲凉慨叹之情更具感染力。
【小题2】尾句“万感天涯暮”中的“万感”,在本词中包含那些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①山居
张榘②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陈氏,指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国,建都南京。②张榘,南宋后期词人,做过两任小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题表明,作者此行是受上方差遣外出,并在南朝陈国的旧居处有感而写词题记, |
B.首句写途中路过的一处场景:小桥跨溪树木掩映,秋风吹起落叶飘零,静中有动。 |
C.二句以“羞涩”写出了深秋菊花枯萎垂头的萧索,也写出了作者一身风尘的难堪。 |
D.马踏浓露几句写清晨赶路,鸡声方起淡月未尽,写出了村路的寂荒与心境的寂寥。 |
【小题2】尾句“万感天涯暮”中的“万感”,在本词中包含那些内容?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
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
(2)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
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
B.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
C.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
D.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
A.五谷,指五种谷物,说法不一,有一说法是指稻、稷、麦、豆、麻;也泛指谷物。 |
B.字,男子成年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二三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
C.谶,基本意思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D.谥,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贬善恶,也称“谥号”。 |
A.王嘉是个奇人。他其貌不扬而幽默内秀,孤立于世而又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说事情结局,还曾创作过志怪小说。 |
B.王嘉能预测人事。苻坚南征之前,两次派使者向王嘉询问吉凶,王嘉用语言和行动向使者表达自己的预言,可是使者和苻坚都没能明白他的真意。 |
C.王嘉因言获罪。姚苌进入长安以后与苻登争权,遇事就要向王嘉征询意见,但最后因王嘉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心生恼怒杀了王嘉。 |
D.王嘉是个隐士。他先隐居东阳谷,后隐居在终南山,又迁于倒兽山。或凿崖穴居,或结庵庐而止,每次都有弟子跟从学习。 |
(1)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
(2)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昨天中午,院长老廖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请他接站。老廖一下懵了头。疗养院的大客车和面包车上午都送疗养员们到山下的风景点去了,傍晚才回来。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他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
彭工,老廖很熟悉,却没有见过,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20世纪50 年代他从国外回来,接着就去了柴达木盆地,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人生的大半时光都在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 50岁刚出头就牙齿掉光,已经谢顶。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他都谢绝了。这次,他被强行要求来疗养。人们希望,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到一次充分的休息。
老廖向其他单位借车,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结果毫无希望。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结果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的庐山就找不出一辆车。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司机只好一路缓缓留意着,把车开回来。
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
老廖整夜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等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
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莫非是彭工到了?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
“什么事?”
“餐厅里吵起来了。”
韦局长昨天从山下回来开始腹泻,上了两趟医疗室才勉强止住。早上一进餐厅,他就找食堂管理员。
“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
韦局长狂轰滥炸一番,管理员默不作声。
“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
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手里紧紧抓着一根擀面杖。
“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
韦局长后退了一步: “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
“饭菜都是我做的。我自己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你拉肚子,关我屁事!”
“送我走!”韦局长对刚下来的老廖说。
“好吧,我送你。”
“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何苦来受罪呢……”
韦局长没完没了。
“停车!”
老廖突然喊。
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
老廖发现了一个人。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子外缓缓走来。
老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
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
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
“请问,您是彭工?”
“是啊,您是?”
“我是疗养院的。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话,可把我们找苦了。”
①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
“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
“您来了就好。”
②老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
“您在哪里过夜的呢?”
“那里。”
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
“这里真绿,绿得醉人。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
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
“我昨天睡得真好。”
“彭工……”
③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苦了您了!”
“苦?怎么会苦?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
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
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向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
“跟您商量一下,请您下车来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 ”
车子里没有回答。
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淹没了牯岭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楼亭。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老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昨天中午,院长老廖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请他接站。老廖一下懵了头。疗养院的大客车和面包车上午都送疗养员们到山下的风景点去了,傍晚才回来。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他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
彭工,老廖很熟悉,却没有见过,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20世纪50 年代他从国外回来,接着就去了柴达木盆地,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人生的大半时光都在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 50岁刚出头就牙齿掉光,已经谢顶。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他都谢绝了。这次,他被强行要求来疗养。人们希望,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到一次充分的休息。
老廖向其他单位借车,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结果毫无希望。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结果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的庐山就找不出一辆车。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司机只好一路缓缓留意着,把车开回来。
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
老廖整夜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等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
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莫非是彭工到了?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
“什么事?”
“餐厅里吵起来了。”
韦局长昨天从山下回来开始腹泻,上了两趟医疗室才勉强止住。早上一进餐厅,他就找食堂管理员。
“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
韦局长狂轰滥炸一番,管理员默不作声。
“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
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手里紧紧抓着一根擀面杖。
“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
韦局长后退了一步: “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
“饭菜都是我做的。我自己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你拉肚子,关我屁事!”
“送我走!”韦局长对刚下来的老廖说。
“好吧,我送你。”
“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何苦来受罪呢……”
韦局长没完没了。
“停车!”
老廖突然喊。
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
老廖发现了一个人。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子外缓缓走来。
老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
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
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
“请问,您是彭工?”
“是啊,您是?”
“我是疗养院的。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话,可把我们找苦了。”
①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
“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
“您来了就好。”
②老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
“您在哪里过夜的呢?”
“那里。”
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
“这里真绿,绿得醉人。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
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
“我昨天睡得真好。”
“彭工……”
③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苦了您了!”
“苦?怎么会苦?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
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
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向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
“跟您商量一下,请您下车来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 ”
车子里没有回答。
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淹没了牯岭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楼亭。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对彭工的刻画既有虚笔,也有实笔。前面交代老廖读过关于彭工的报道是虚写,彭工出场后则是实写,虚实结合,突出了彭工的形象。 |
B.小说塑造韦局长这一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品的主题引向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批判,使主题更深刻,让情节化平淡为生动,吸引读者。 |
C.坐旅游车上山,露宿街心公园的草地,赞叹公园的草地“绿得醉人”,这些举动与语言显示出彭工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D.小说最精彩的笔墨是人物对话,作者利用人物间的对答,展示人物之间的尖锐矛盾,演绎了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跌宕起伏,博人眼球。 |
【小题3】小说结尾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情景默写- (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___”,飞得不高便落到地上,所以它们才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写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他却并不会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 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___”,飞得不高便落到地上,所以它们才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写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他却并不会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 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6.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