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68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5/30

1.综合题(共4题)

1.
(10分)(环境保护)读北半球某发展中国家某河口港发展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建设先后顺序),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b阶段较a阶段,该城市河口港发生的变化。(6分)
(2)简述该港区发展中应重点防范的环境问题。 (4分)
2.
(22分)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 1月7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一船三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泰山站)航行计划。……l2月19日,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的“雪龙”船再次起航,开始了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途中停靠弗里曼特尔港、乌斯怀亚港补给。……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雪白的南极冰原上,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举行了开站仪式。…
某中学地理信息小组的同学,对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活动十分关注,搜集相关信息、绘制航行路线简图,在此过程中也生成了一些问题,有待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研讨。

(1)科考队员在泰山站举行开站仪式时,当地的时间大致为多少?在45天的整个建站施工过程中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6分)
(2)“雪龙”船环南极大陆航行,为何选择顺时针的航行线?在航行期间科考船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哪些?(8分)
(3)途中补给停靠的弗里曼特尔港和乌斯怀亚港所在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征?(8分)
3.
(24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省区的石灰岩分布面积约占各类岩石出露总面积的60%以上。目前,该省在既要赶又要转的发展思路下,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其农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过,在该省区的局部区域(M)中已延续上千年的“稻鱼鸭”农业生产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读图7指出该省区的简称,推测该省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日照不足的自然原因。(8分)
(2)结合图7从地表形态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该省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8分)
(3)结合图8概述该省M地区“稻鱼鸭”农业生产方式的显著特点。(8分)
4.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一些传统民居备受青睐。这些民居建筑结构,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点与地域文化。读西南某河谷地带的民居(碉楼)示意图,回答闻题。

(1)简要说明图示碉楼二层用于生活和居家的原因。
(2)简述为保护该旅游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共4题)

5.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xl00%。
【小题1】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
A.胡同社区B.新建商品房社区
C.单位社区D.政策性住房社区
【小题2】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
A.积极发展家庭轿车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鼓励兴建职住分散型社区D.加强车辆分类管制
6.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及无流区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图示无流区的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B.梯田
C.沙漠D.盐沼
【小题2】图中所示时令河的丰水期主要出现在()
A.12月至次年l、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ll月
7.
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甲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早在1534年发现时,曾称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基本枯竭。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增强
B.多年的过度捕捞
C.被污染的圣劳伦斯河河水流入
D.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减弱
【小题2】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A.马达加斯加岛B.新西兰南岛
C.台湾岛D.夏威夷群岛
【小题3】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
C.低矮灌木D.针叶林
8.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某科研机构利用某一网站,研究某省区6个月内用户发布的带有地理位置的微博(1千万条)统计单位网格微博数量(图中白色斑块大的区域,表示数量大)。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量化图可以反映出,该省区
A.流动人口的流向B.居民活动的强度
C.道路交通的格局D.湿地的空间分布
【小题2】被抽样研究的省区应是
A.福建省B.浙江省C.江苏省D.安徽省

3.选择题(共8题)

9.读“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0.玲玲到日本旅游,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
11.下列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是(    )
12.下列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是(    )
13.下列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是(    )
14.下列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是(    )
15.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16.日本多温泉的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