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份有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 ________、________;
(2)AB一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A、B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A位于________省,B位于________省。
(3)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宏观格局不仅没有改变,而且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更加突出。
(4)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地区是:________、南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谋求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之一:实施“计划生育,控制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

(1)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份有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 ________、________;
(2)AB一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A、B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A位于________省,B位于________省。
(3)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宏观格局不仅没有改变,而且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更加突出。
(4)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地区是:________、南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谋求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之一:实施“计划生育,控制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
2.
读下面“1984年到2008年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________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 ___;外籍劳工流动的总趋势是从 国家到 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由人口 国家流向人口 国家。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性的迁移,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流”现象,表明( )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________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 ___;外籍劳工流动的总趋势是从 国家到 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由人口 国家流向人口 国家。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性的迁移,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流”现象,表明( )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3.
下图A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图B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图A阴影部分表示 。
(2)图A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人口自然增长率 。
(3)图A第二阶段的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 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很多 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例如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4)图A中第四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 增长。例如,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 国家目前已进入这个阶段。
(5)图B所示国家处于图A中的 阶段,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1)图A阴影部分表示 。
(2)图A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人口自然增长率 。
(3)图A第二阶段的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 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很多 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例如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4)图A中第四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 增长。例如,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 国家目前已进入这个阶段。
(5)图B所示国家处于图A中的 阶段,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4.
读下面的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城市带名称是: 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见,从地形条件考虑,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从气候条件考虑,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1)图中字母表示的城市带名称是: 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见,从地形条件考虑,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从气候条件考虑,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①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衡量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
(2)①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现象,该现象一般发生在________国家。
(3)②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


(1)①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衡量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
(2)①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现象,该现象一般发生在________国家。
(3)②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
2.单选题- (共25题)
6.
下列关于地理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B.西南五个省级行政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的简称分别对应为:滇或云、黔或贵、川或蜀、渝、藏 |
C.目前世界第一高楼为哈利法塔,也叫迪拜大厦,高828米 |
D.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
7.
关于城市热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郊区气温高1℃~6℃ |
B.在城市热岛作用下,近地面形成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 |
C.在城市热岛的影响下,城市降水一般比郊区少5%~10% |
D.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 |
8.
关于中国的人口地理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陆干旱的高原、山区地区人口少 |
B.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
C.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
D.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也称为“胡焕庸线” |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是一成不变的 |
B.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
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
D.人口合理容量能发映出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
②目前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日本为发达国家
③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④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然而,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①世界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
②目前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日本为发达国家
③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④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然而,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8.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22.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时人口基数最大 |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
C.②时人口基数最大,④时人口基数最小 |
D.⑤时人口基数最小 |
25.
如下图,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关于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一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段 ②第二阶段为高增长阶段
③第三阶段增长减缓阶段 ④第四阶段为低增长阶段

①第一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段 ②第二阶段为高增长阶段
③第三阶段增长减缓阶段 ④第四阶段为低增长阶段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