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左侧是我国台湾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右面两图分别是台北和台中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产业转型通常包括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因劳动力不足、工资高涨等因素影响,大量成衣制造公司倒闭,但也有成衣制造公司成功转型而发展壮大。
材料二 下图是微笑曲线图,“微笑曲线”理论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

(1)指出我国台湾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3分)
(2)比较台北和台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异同点并说明主要原因。(6分)
(3)运用“微笑曲线”理论,提出台湾成衣产业实现成功转型的建议。(4分)

材料一 产业转型通常包括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因劳动力不足、工资高涨等因素影响,大量成衣制造公司倒闭,但也有成衣制造公司成功转型而发展壮大。
材料二 下图是微笑曲线图,“微笑曲线”理论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

(1)指出我国台湾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3分)
(2)比较台北和台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异同点并说明主要原因。(6分)
(3)运用“微笑曲线”理论,提出台湾成衣产业实现成功转型的建议。(4分)
2.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塬丘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3.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110°,昼长约1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完成各题。

【小题1】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能是( )
【小题2】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主要是( )
【小题3】该旅行团成员2015年1月22日观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小题1】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能是( )
A.15日 | B.18日 |
C.21日 | D.22日 |
A.东北风 | B.偏南风 |
C.西南风 | D.偏北风 |
A.5:50 | B.6:30 |
C.6:50 | D.7:10 |
4.
下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小题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西风带 | B.信风带 |
C.副热带高气压带 | D.赤道低气压带 |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地形 |
5.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河水中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小题2】“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3】“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A.a处西侧 | B.b处东侧 | C.c处南侧 | D.d处西侧 |
A.地壳断裂下陷 | B.河流堆积作用 | C.河流搬运作用 | D.河流侵蚀作用 |
A.河流表层过度捕捞 | B.河水表层受到污染 |
C.暗河带来丰富饵料 | D.河底氧气较为充足 |
6.
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下面三副图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以及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三大类岩石。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根据图片判断,景观图中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中的()
【小题2】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8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小题3】形成张家界的峰林、黄山的“怪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小题1】根据图片判断,景观图中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中的()
A.c b | B.a b |
C.b a | D.a c |
A.风化侵蚀、重融再生 |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
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 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
A.流水侵蚀风化作用 |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C.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 D.风化作用流水堆积 |
7.

【小题1】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
【小题2】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教育程度提高 ②生活节奏减缓 ③生活成本上升 ④人的寿命延长
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
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
A.儿童减少 劳动人口增加 | B.儿童减少 老人增加 |
C.劳动人口减少 老人增加 | D.老人减少 儿童增加 |
①教育程度提高 ②生活节奏减缓 ③生活成本上升 ④人的寿命延长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