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60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欧洲西部地形示意图和1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图2为“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德国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图3中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鲁尔区。

(1)从图1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以____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中0℃等温线走向可推知欧洲西部冬季气温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能表示A沿岸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_(甲、乙)
(3)钢铁工业曾经是鲁尔区最核心的工业部门。图3中能够反映鲁尔区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流经德国的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航运发达,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10月6日至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620平方千米,人口 315万,森林覆盖率23%。木雕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手工艺产品。图1为巴厘岛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巴厘岛甲城市降水资料图。

(1)描述巴厘岛的地形特征并列举岛上居民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至少列举两种)。
(2)请说出APEC会议期间,巴厘岛上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和正午屋内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
(3)描述甲城市的降水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4)近年来,巴厘岛上的木雕工艺业得到快速发展,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
3.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从仁川出发前往济州的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图1为航线所在的“东亚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   朝鲜半岛示意图(图2)和韩国交通简图(图3)(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材料三   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作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暴晒。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请说出沉船点的海底地形和沉船发生时济州市的物体影子朝向,并简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
(2)朝鲜半岛河网稠密,但水系不对称,试分析其原因。
(3)材料二的图b中有一段铁路未画出。该段铁路应为图c①②③三条线路________(填代号),并说明判断理由。
(4)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展望五国”(VISTA),是由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Africa)、土耳其(Turkey)、阿根廷(Argentina)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谐音英文单词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材料二  “展望五国”人口、GDP总量和主要农畜产品情况

(1)T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其洲界线土耳其海峡沟通了    (填海域名称)和地中海。
(2)填表比较V、A两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特征。
国家
V
A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河流: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土地面积广大
产品商品率
 
 
(3)“展望五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请分析Ⅰ国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3分)

2.单选题(共12题)

5.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小题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6.

   读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表(“◎”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水果罐头制造B.高级服装制造
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冶炼
【小题2】此地拟将该工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利用便利交通,扩大原料进口B.发展下游产业,拓宽消费市场
C.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D.分散布局企业,减小生产规模
7.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小题2】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8.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OAB.OBC.OCD.OD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咖啡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
【小题2】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B.科技C.政策D.市场
10.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 “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小题2】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D.黄土高原
11.
富碳农业是指将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相对密闭的人造小区域中,创造一个高效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下图示意富碳农业产业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符合富碳农业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B.集约化程度低
C.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D.商品率低
【小题2】富碳农业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生产
A.提高了能源利用率B.缓和了碳排放压力
C.减轻了水土流失D.分布在交通枢纽附近
12.
“工业4.0” 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4.0”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传统工业比较,“工业4.0”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更大
B.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大
C.更需要廉价的劳动力
D.对交通及通信网络的要求更高
【小题2】从“工业4.0”产业链看,直接受益于“工业4.0”发展的产业有()
①房地产开发   ②互联网服务 ③物流服务    ④工业机器人 ⑤能源开发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广阔的市场
D.充沛的水源
【小题2】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14.
下图为北京市甲、乙两地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其中Z-score标准化值为正,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地平均客流量,为负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个地铁站( )
A.甲附近的功能区以商业区为主
B.乙附近以工业区或住宅区为主
C.客流量变化可反映城市功能区分布
D.甲、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一致
15.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
【小题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16.
历史上的纽芬兰渔场:它曾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经过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特别是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作业,使它在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小题2】材料中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阶段最可能是(    )
A.崇拜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