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①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②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
③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④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⑤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A.①③④⑤② |
B.⑤②④③① |
C.①③②④⑤ |
D.⑤②①④③ |
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素有“争气桥”之称。她是南京 ▲ 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江南江北两个主城区,比起其它长江大桥,她和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更加 ▲ 。也正因此,她的“满血归来”让无数人 ▲ :朋友圈里“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实况美照流出,美呆了”“大桥,我们的老朋友要回来啦”之类的文章频频刷屏。
A.以至 休戚相关 望洋兴叹 |
B.以至 息息相关 望洋兴叹 |
C.甚至 息息相关 望眼欲穿 |
D.甚至 休戚相关 望眼欲穿 |
A.《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运用叠词,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诗人感叹江月长明而人世变迁。 |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运用典故,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如同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
C.《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运用比拟手法,明月、影子和自己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使得冷清场面热闹起来。 |
D.《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战争惨烈,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
A.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 愿枉车骑过之(委屈) 遍赞宾客 (告) 欲厚遗之(赠送) |
B.冠盖相属于魏(连续) 约车骑百余乘(备办) 屏人间语(私) 五霸之伐(讨伐) |
C.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信孰视之(同“熟”,仔细) 亦已罢极(同“疲”,疲惫) 生得者购千金(悬赏) |
D.诸将效首虏(献出) 遂夷信三族(灭)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淇水汤汤,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5)纵一苇之所如, 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7)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诗歌鉴赏- (共1题)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小题1】简要赏析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表达效果。【小题2】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蕴含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基不自安,请告归。太祖所任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皆获罪,善长事寄如故。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元纲既紊 紊:混乱 |
B.预机画 预:参与 |
C.复为太祖布款诚 款:诚意 |
D.即按其罪奏黜之 按:依据 |
A.法其所为 吾其还也 |
B.言之太祖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
C.有以事力相龃龉者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D.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1)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
(2)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3)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
【小题4】根据选文最后一段,概括李善长在为人方面的缺点。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赔碗
傍晚时分,老刘面馆开始热闹起来,食客们纷纷来吃晚饭了。
黄伯是老食客,也是老刘的老朋友,他一指门外,说:“嗨,那个孩子到现在还没卖完梨子哩。”
大伙往外一看,只见路牙子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瘦瘦黑黑的,一脸青涩,他并不吆喝叫卖,只是静静地守着车上的梨子,低头看书。他的梨子不错,黄里透红,看样子是自家种的。尽管如此,从中午卖到现在,他车里还剩下一小堆梨子。
天色渐渐暗了,男孩收摊了,估计还得赶一截子路才能到家。他看了看小面馆,好像在下决心。终于,男孩把三轮车小心地推到面馆门口,手上拿着书推门进来,怯怯地对老刘说:“老板,请给我下一碗肉丝面。”
男孩的神情表明,一碗肉丝面对他来说已是笔大开支了。老刘忙客气地说:“你先坐着,面马上就好。”
男孩边等面边看书,不大会儿,老刘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咽了咽口水,伸出双手端过碗。谁知这时意外发生了,不知咋的,男孩手一滑,碗没端稳,“哗啦”一声,碗掉在地上打碎了,面泼了一地。
大伙冷不丁被吓了一跳,男孩更是面如土色。
黄伯看着不忍,高声说:“老刘,一碗面要抵人家孩子卖两三斤梨子哩,可怜一口面汤还没进嘴,全泼没了。人家孩子也不是有意的,这碗就不要他赔了吧?”
男孩没吱声,可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神色,众人也一脸期待地看着老刘。谁知老刘却把脸一板,一边过来收拾,一边硬邦邦地说:“老黄,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这碗也不是地里长田里收的,也是拿钱买的是不是?”
黄伯被他一呛,有点下不来台,撇撇嘴嚷道:“哟哟哟,老刘,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啊,你平时不是蛮大方的吗?今儿个怎么了?”
这时,有人愤愤不平,说道:“老刘,这碗,记在我账上,我给钱。”另外一个人叫道:“老刘,再下一碗肉丝面给这孩子,我来付钱。”
众人一片叫好,男孩还是不吱声,脸通红。
谁承想,老刘依旧摇摇头,说:“你们愿意帮他我倒是不反对,可只怕人家不领你们的情,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男子汉,就这么在乎一个碗、一碗面吗?”
老刘这一说,男孩坐不住了,脸涨得更红,声音像蚊子哼一样:“我赔、我赔……”说着,男孩就翻口袋,抓出一把零钱来,显然是今天卖梨子的钱。老刘一把按住他的手,说:“我要你钱干吗?你瞧,我一家子正好爱吃梨子,你把车上剩下的梨子全卖给我,多退少补,不就行了?”
男孩一听眼睛就亮了,敏捷地站起身,不大一会儿,就把车上所有梨子装在塑料袋里,挂在秤上拎进来了,一杆小秤翘得高高的。他大声说:“六斤四两,就算六斤好了,一斤两块半,一共十五块钱。”
老刘点头说:“扣除打碎的碗,再下一碗肉丝面,我找你三块二,给。”
黄伯斜着眼说:“老刘,你这算盘打得贼精,一只碗的钱也不忘记算上?”
老刘笑笑,没说什么,转身去厨房下面。男孩高高兴兴地接过第二碗肉丝面,吃了起来。
吃完面,男孩蹬着三轮车走了,可是才过一会儿,他又急急忙忙地回来了:他忘了拿书。
当男孩匆匆走到面馆门口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听到了面馆里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大伙在吃梨子。然后有人开口了,是黄伯的声音:“我说老刘,你先前跟人家孩子斤斤计较得像个守财奴,现在却大方地请我们吃梨子,你这是算的哪门子账?实话跟你说,先前看你那么抠,我都在心里发过誓了,我交错朋友了,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吃面了。”
众人也是一片质疑声,说:“是啊是啊,我们刚才也说以后不来你这儿吃了,你得跟我们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接着,就响起老刘爽朗的笑声,只听他说:“老黄,各位,你们可不能不来,我就指望你们这些老主顾哩。这事吧,我是这么想的,那个男孩也不小了,所以他得学会担当,学会面对困难,而不是习惯于接受同情和帮助。再说,他那些梨子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没卖相了,所以……现在你们懂了吧?”
众人一起快活地笑了起来。男孩没笑,只是久久地站着,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他心里烫烫的。
(选自《青年文学精选》)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梨子不错,但男孩只是静静地守着,并不吆喝叫卖,低头看书。表明他为人老实、不善经营。 |
B.作者在刻画面馆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欲抑先扬,凸显人物形象。 |
C.小说中卖梨男孩“回到面馆拿书”并非闲笔,反而推动情节发展,巧妙地引出老刘坚持让男孩“赔碗”的原因。 |
D.小说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街头面馆,一群食客的参与,使得情节跌宕起伏,也使得主题更为突出。 |
【小题3】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他心里烫烫的”的深刻意蕴。
材料一: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属于远程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快速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加速行业创新,开创红包的企业营销,加强了移动支付的社交性。伴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手机品牌纷纷推出具有NFC功能的手机。NFC支付安全、便捷、移动设备无需联网,NFC的推行将使得移动支付更加便捷化和安全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11-02
材料二:(中关村在线新闻资讯)11月28日消息,移动支付市场近几年来快速升温,也催生了许多公司加入其中。近期,市场调研公司Merchant Machine发布了2017年全球不同平台移动支付的用户数量,国内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分居排行。
数据显示,中国、挪威、英国是最喜欢用移动支付的三大市场,且明显高于其它国家。中国有接近一半(47%)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宝是首选的两个平台。挪威这一比例为42%,高于其它任何欧洲国家。英国排名第三,为24%。而美国只有17%。
在目前几个主流的移动支付平台用户数量上,微信支付以6亿用户位居榜首,支付宝4亿用户紧随其后,排名第二。PayPal为2.1亿用户,排名第三。苹果的Apple Pay用户为8700万,位列第四。
Merchant Machine预计,到2022年,移动支付App的成交金额将会达到14万亿美元。
(摘编自《中关村在线》2018年11月28日)
材料三:近年来,不断有数据显示中国新增移动支付用户增速放缓,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支付宝前一次公布用户数是2016年年底的4.5亿,结合第三方数据和支付宝公开数据,2017-2018年一年间支付宝全球用户就增长了3亿。
支付宝方面表示,支付宝用户正在以超过55%的增速逐年增长。这一方面来自于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协同效应。由于阿里巴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者的认可,阿里巴巴财报显示,连续5个季度以来,年度活跃消费者均保持2000万以上的增长。另一方面,支付宝依托蚂蚁金服,在技术、场景和服务方面的布局也带来了用户的高速增长。
据悉,凭借支付宝不断丰富的移动支付场景和服务,全国超过4000万户小商家靠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市民在支付宝的城市服务中可以办理包括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的100多种服务;蚂蚁金服通过和芝麻信用、网商银行合作,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共享经济领域推出了多种免押服务;在全球化方面,蚂蚁金服也加大了投入,不仅通过支付宝出境游服务中国游客,还选择了“造船出海”的模式,将自己在中国经过检验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输出给9个海外本地钱包伙伴,形成全球“9+1”新格局,共同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30亿的用户市场。
(摘编自《中国商务新闻网》2018年12月0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单位或个人均可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
B.相关调查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而在增速方面却有波动,预计今后两年还会减缓。 |
C.中国、挪威和英国是最喜欢用移动支付的三大市场,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三个国家有接近一半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 |
D.阿里巴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者的认可,资料显示,连续5个季度以来,年度活跃消费者均保持2000万以上的增长。 |
A.远程支付是指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实现出行、购物或通过邮寄、汇款进行支付。 |
B.智能手机技术逐渐成熟,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支付安全、便捷、移动设备无需联网。 |
C.目前移动支付平台用户数量排名为:支付宝、微信支付、PayPal和Apple Pay。 |
D.在全球化方面,蚂蚁金服将自己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输出给9个海外本地钱包伙伴。 |
6.材料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