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有荒漠、草原、森林等自然景观,其中草原景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A或B)。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3)说明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
(4)非洲有茂密的热带雨林,请问保护热带雨林有哪些积极意义?

(1)图中区域有荒漠、草原、森林等自然景观,其中草原景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A或B)。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3)说明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
(4)非洲有茂密的热带雨林,请问保护热带雨林有哪些积极意义?
2.
城市农业是指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读“城镇农业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养鱼业________,种棉花________,种蔬菜________,奶牛场________,柑橘园________。

请你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养鱼业________,种棉花________,种蔬菜________,奶牛场________,柑橘园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多所海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改革开放后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经济迅速发展,2014年6月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成立。

材料二 海带、紫菜等都属于海藻,目前海藻广泛用于海洋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虽然我国是海藻养殖大国,但海藻研发、深加工不足。下图为海藻及其他海洋生物形成的生态食物链。

(1)据韩国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中国的韩国中小企业不断缩小,从2006年的上千家,到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几百家。试从地理角度分析可能导致韩国中小企业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
(2)目前青岛某企业对外宣布,将投资建设国内最大海藻生物科学研发中心,以大力开发利用海藻,结合材料信息,简述青岛大力开发利用海藻的理由。
材料一 山东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多所海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改革开放后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经济迅速发展,2014年6月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成立。

材料二 海带、紫菜等都属于海藻,目前海藻广泛用于海洋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虽然我国是海藻养殖大国,但海藻研发、深加工不足。下图为海藻及其他海洋生物形成的生态食物链。

(1)据韩国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中国的韩国中小企业不断缩小,从2006年的上千家,到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几百家。试从地理角度分析可能导致韩国中小企业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
(2)目前青岛某企业对外宣布,将投资建设国内最大海藻生物科学研发中心,以大力开发利用海藻,结合材料信息,简述青岛大力开发利用海藻的理由。
2.单选题- (共12题)
4.
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雪、降温、大风天气,气温将下降到-10℃以下。据此天气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小题2】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小题1】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5.
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下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 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此可推测
【小题2】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 2.8 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在南极洲发现

【小题1】据此可推测
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 | 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
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
A.埋藏深厚的岩盐 | B.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 |
C.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 | D.储量丰富的煤田 |
6.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2】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

【小题1】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8.
【小题2】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
【小题3】我国继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又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项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 )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1980年 |
B.200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C.少儿比重上升 |
D.人口总数减少 |
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
D.城市环境问题得到缓解 |
9.
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小题3】为有效控制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应当压缩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 ||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 0.35% |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 2300万人 |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 604万人 |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 3000万人 |
2010年常住人口 | 196万人 | |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D.自然资源丰富 |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
C.环境承载力为1961万人 | D.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 |
A.普通服装工业 | B.电子芯片工业 |
C.金融服务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10.
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 )
【小题2】下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D城市相似的是( )

【小题1】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 )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 B.矿产资源丰富 |
C.优惠的政策 | D.劳动力素质高 |
A.武汉 | B.抚顺 |
C.株洲 | D.桂林 |
11.
读我国某地199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比较图(比例尺均为1:200000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小题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图中甲区域(虚线圈内)最可能

【小题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A.植物蒸腾量增加 | B.地下径流减少 |
C.降水一定增多 | D.城市热岛效应无明显变化 |
A.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供给 |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
C.发展乳畜业,提供乳、肉、禽、蛋 |
D.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 |
12.
下图为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和我国苹果产区及其优势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小题2】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苹果果汁厂的是

【小题1】新疆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A.地下水丰富 |
B.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
C.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
D.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
A.黑龙江 | B.山东 | C.四川 | D.海南 |
13.
下表为世界某两大农业区域的相关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小题2】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
①降水丰富 ②草场广阔 ③农产品商品率高 ④劳动力丰富
农业区域 | 年降水量 (mm)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农产品 商品率(%) | 农业产值构成(%) | ||
种植业 | 畜牧业 | 其他 | ||||
甲 | 520 | 20 | 86 | 45 | 50 | 5 |
乙 | 1658 | 620 | 30 | 74 | 8 | 18 |
【小题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美国五大湖地区 | B.我国南方地区 |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D.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 |
①降水丰富 ②草场广阔 ③农产品商品率高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4.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陆上“丝绸之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
【小题2】图上“丝绸之路”最西端点附近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3】陆上“丝绸之路”中段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1】影响陆上“丝绸之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科技 | D.社会经济 |
A.地中海农业 | B.乳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水稻种植业 |
A.荒漠化 | B.大气污染 | C.水土流失 | D.酸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