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为“太平洋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甲图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水温分布,乙图为太平洋在大洋东部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的情况(即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1)左上图空白主之中,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为___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上题中的环流圈将会_____________(加强或者减弱)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1)左上图空白主之中,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为___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上题中的环流圈将会_____________(加强或者减弱)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2.
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三处与下图地貌类型对应起来:甲 ,乙 ,丙 。(填字母)

(2)在a处水文站测得某地理事件发生前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则a上游发生的地理事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 ②城市的发展 ③毁林开荒 ④植树造林 ⑤修建水库

(3)据图推断该山麓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分析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将甲、乙、丙三处与下图地貌类型对应起来:甲 ,乙 ,丙 。(填字母)

(2)在a处水文站测得某地理事件发生前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则a上游发生的地理事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 ②城市的发展 ③毁林开荒 ④植树造林 ⑤修建水库

(3)据图推断该山麓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分析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及珠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沿北纬40度的自然带名称:A. ,B ,C 。
⑵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 的变化引起的, 属于 分异规律。B区域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为 。
⑶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原因是 ,南坡的雪线较北坡 (高或低),原因是 。

⑴图中沿北纬40度的自然带名称:A. ,B ,C 。
⑵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 的变化引起的, 属于 分异规律。B区域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为 。
⑶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原因是 ,南坡的雪线较北坡 (高或低),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14题)
4.
左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小题3】如果全球变暖呈现持续趋势,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1】由图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 | 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 | D.1月0℃等温线将南移 |
5.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冷岛效应”能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 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
6.
某同学的日记写道:“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我和妈妈拿着扫把去打扫尘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建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
【小题2】与大棚上的尘土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1】建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水分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冷锋 | B.暖锋 | C.准静止锋 | D.低压气旋 |
7.
【小题2】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是( )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a增加 | B.b增加 |
C.c减少 | D.d减少 |
A.增加地表水资源 | B.缓解城市内涝 |
C.造成地面沉降 | D.加重热岛效应 |
8.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小题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
9.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区位于大洋西部 | B.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
C.洋流A是寒流 | D.洋流B是暖流 |
A.洋流A是澳大利亚暖流 | B.洋流B是阿拉斯加暖流 |
C.洋流A是日本暖流 | D.洋流B是拉布拉多寒流 |
10.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左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右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小题2】与右图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小题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 B.断层、向斜和背斜 |
C.背斜、向斜和断层 | D.背斜、断层和向斜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11.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箭头b表示的是( )
【小题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地上河 ④泥石流

【小题1】箭头b表示的是( )
A.风力搬运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溶蚀作用 | D.流水搬运作用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地上河 ④泥石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2.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小题2】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A.a ① | B.b ③ | C.c ④ | D.d ② |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 B.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
C.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 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
13.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1洱海的成因是
【小题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1洱海的成因是
A.人T筑湖 | B.火山口积水 |
C.断层凹陷 | D.滑坡堰塞 |
A.山体崩塌形成 | B.洪积一冲积扇 |
C.现代冰川堆碛 | D.洱海侵蚀平原 |
14.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小题3】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 | B.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 |
C.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 | D.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A.纬度较低 | B.海拔较高 | C.降水较多 | D.距海较远 |
15.
下图是“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小题2】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
16.
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2015年一场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和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阿塔卡马沙漠开花现象的发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小题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小题1】阿塔卡马沙漠开花现象的发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 B.整体性 | C.独特性 | D.区域性 |
A.气温日较差大 |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