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54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5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太平洋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甲图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水温分布,乙图为太平洋在大洋东部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的情况(即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1)左上图空白主之中,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为___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上题中的环流圈将会_____________(加强或者减弱)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2.
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三处与下图地貌类型对应起来:甲   ,乙   ,丙    。(填字母)

(2)在a处水文站测得某地理事件发生前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则a上游发生的地理事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  ②城市的发展  ③毁林开荒  ④植树造林  ⑤修建水库

(3)据图推断该山麓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分析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及珠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沿北纬40度的自然带名称:A.  ,B  ,C  。 
⑵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   的变化引起的, 属于 分异规律。B区域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为 。 
⑶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原因是   ,南坡的雪线较北坡  (高或低),原因是   

2.单选题(共14题)

4.
左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小题3】如果全球变暖呈现持续趋势,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D.1月0℃等温线将南移
5.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6.
某同学的日记写道:“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我和妈妈拿着扫把去打扫尘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建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小题2】与大棚上的尘土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低压气旋
7.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D.d减少
【小题2】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增加地表水资源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D.加重热岛效应
8.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小题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9.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区位于大洋西部B.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C.洋流A是寒流D.洋流B是暖流
【小题2】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
A.洋流A是澳大利亚暖流B.洋流B是阿拉斯加暖流
C.洋流A是日本暖流D.洋流B是拉布拉多寒流
10.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左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右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
【小题2】与右图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11.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箭头b表示的是(   )
A.风力搬运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
【小题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地上河  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A.a ①B.b ③C.c ④D.d ②
【小题2】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B.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13.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1洱海的成因是
A.人T筑湖B.火山口积水
C.断层凹陷D.滑坡堰塞
【小题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A.山体崩塌形成B.洪积一冲积扇
C.现代冰川堆碛D.洱海侵蚀平原
14.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B.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
C.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D.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
【小题2】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3】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B.海拔较高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远
15.
下图是“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小题2】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16.
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2015年一场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和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阿塔卡马沙漠开花现象的发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独特性D.区域性
【小题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17.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是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