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52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2

1.综合题(共5题)

1.
李明同学居住在某重工业城市,他习惯在清晨时的林荫道上跑步。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大气稳定,对流作用减弱,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易向高空扩散,只能滞留在近地面。
材料二:

图1逆温层的变化图2光合作用量变化

图3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质浓度的变化
(1)他选择的锻炼时间是否科学?为什么?
(2)他应该在什么时间锻炼最好?
2.
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要分析扎龙地区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
(3)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魅力大减,为此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3.
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上升到__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_______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________时以后。
4.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和________℃。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
(1)说出A地区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2.单选题(共17题)

6.
(题文)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剧了物种灭绝
B.人类活动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D.人口数量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无关
7.
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8.
下图为中国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④表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森林锐减
9.
下列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问题的是(  )
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苏丹、伊朗、阿富汗
C.中国、印度、埃及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
10.
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A.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B. 核事故或辐射事故
C. 臭氧层的破坏 D. 海洋污染
11.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其原因是(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根据“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口号,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A.控制人口增长,解决贫困问题B.参加国际合作,保护全球环境
C.进行国土规划,加强国土立法D.加强法制教育,严格法制管理
13.
关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代环境问题是地方性问题,各个国家应各负其责
B.发达国家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国际合作中应负次要责任
C.国际环保使用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认为是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二个里程碑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草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牧区的生产方式落后B.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
C.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D.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15.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6.
世界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 (  )
A.非洲、亚洲、大洋洲B.南美洲、非洲、欧洲
C.南美洲、北美洲,亚洲D.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17.
有关世界各地牧场的退化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情况较好,载畜量最高B.北美和澳大利亚情况最好
C.中国草场退化严重D.非洲、南美洲面临退化的问题
18.
我国下列草场中载畜量最大的是()
A.呼伦贝尔草原B.塔里木盆地C.天山牧场D.青藏高原
19.
解决缺水问题的“开源”措施是()
①修水库②合理开发及抽取地下水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提高水的利用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
有关世界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有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
B.长期以来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C.森林破坏以后,大多出现草场
D.各国发展对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必将使森林面积不断缩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1.
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号称“地球之肾”是由于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
B.湿地号称“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它包括天然湖泊、人工湖泊
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
D.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它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物
22.
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释放氧气、发展航运等生态环境效益
B.我国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分布很少
C.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2%
D.青藏高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作用

3.多选题(共2题)

2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在一些人行道的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替代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B.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C.美化环境,减弱噪音D.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湿度
24.
关于环境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双选题)
A.国家和政府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故政府不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B.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
C.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完整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制度和行动方案
D.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