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527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也是引领西部改革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成渝城市群范围内包含了重庆全市和四川的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内江、宜宾、达州、自贡、广安、遂宁、南充等城市及所辖县(市)。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不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协作、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示意图。

(1)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简述成都平原农业进一步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2)四川、重庆周围的农村地区人口密集,剩余劳动力多,说明这些地区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好处。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城市造成的影响。
(2)该城市重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洲村是福建省上杭县临城镇的一个村寨,位于汀江边,多丘陵矮山,该村地处205国道旁,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附近无污染源。上杭县农业局于2003年积极引进台湾蜜雪梨在临城镇九洲村种植,经过十多年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种植,该村大力发展蜜雪梨产业,已建成生产基地3 000多亩,年产梨2 000多吨,产值1 000万元。该村现已成为上杭县特色水果——蜜雪梨专业村。201 0年以来,随着蜜雪梨市场的迅速扩大,九洲村开始调整山林产业结构,将原有山林改种蜜雪梨果林,蜜雪梨果林业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上杭县九洲村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上杭县九洲村引种蜜雪梨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九洲村为进一步发展蜜雪梨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沥青是石油炼油后留下的余渣,多用采铺路或作为建筑材料。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的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阿克套沥青厂,从中国引进成套工艺设备,产出高品质沥青能达到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要求。 
哈萨克斯坦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交通落后,目前正在建设的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运大干线“双西公路”(西欧--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段,所需要的高品质沥青都由阿克套供应,也能满足今后该国道路建设的需要。下图为“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示意图。

(1)简述阿克套沥青厂发展的有利条件。
(2)啥萨克斯坦交通现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试分析原因。

2.单选题(共21题)

5.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小题2】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6.

   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
【小题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
7.

   日本总务省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连续居住三个月)在内的日本总人口为1. 27亿人,较上次人口普查(2010年)减少94.7万人,降幅为0.7%,为日本1920年实行人口调查以来首次出现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日本的人口特征为
A.1~15岁人口比重增大B.迁入人口下降
C.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即在50年后也维持1亿人口,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提高人口出生率B.降低人口死亡率
C.提高人口迁移率D.加快城市化速度
8.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中国()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9.
中国科学院2010年7月28日发布《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0》,列出了中国各省市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年份(见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零增长”的实现,可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压力消失B.人口老龄化达到最大值
C.计划生育政策失去意义D.社会抚养成本加重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人口零增长”出现的省市,依次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②所有省市实现“人口零增长”,全国才能实现“人口零增长”
③实现“人口零增长”的省市,当年人口总数可能达到峰值
④二孩政策将推迟“人口零增长”的到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势,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政策的实施会( )。
A.优化城市人口年龄结构B.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
C.提高城市环境人口容量D.降低外来人口的就业门槛
【小题2】上海市人口调控的关键在于( )。
A.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B.疏散过多城市职能
C.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D.降低工业用地规模
【小题3】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上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下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①和④D.③和④
12.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的小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的大
【小题2】2012年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13.
某大城市依山傍水,规划完整,图8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类用地分别为
A.①商业用地  ②居住用地  ③农业用地B.①商业用地  ②农业用地  ③居住用地
C.①居住用地  ②商业用地  ③农业用地D.①居住用地  ②农业用地  ③商业用地
【小题2】图示范围内的地形
A.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东南外围B.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西南外围
C.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西部外围D.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东南外围
14.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杂草等物质覆盖果园,覆盖厚度为15~20 cm。果农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
【小题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小题3】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黏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需深翻后再覆草,深翻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水土流失B.减轻土壤盐碱化
C.减少土壤水分下渗D.减少土壤含水量
15.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土层深度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C.增加耕地面积D.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A.土层较薄B.光照充足C.降水多D.温度高
【小题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A.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16.
热带水果“凤梨”在浙江宁波种植成功,它克服了市场上凤梨(生长约150)需要催熟处理的过程,等完全成熟(生长约170天)在首个,“口感”更好。下图为宁波某农民在大棚内收割凤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宁波种植凤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农业生产技术B.农产品消费状况
C.交通运输条件D.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造成宁波凤梨“口感更好”的原因是
A.光照条件好B.昼夜温差大
C.生长时间长D.土壤较肥沃
17.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如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
A.销售平台多样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D.区域政策扶持
【小题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
【小题3】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
A.充分利用降水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
18.
泰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两国的蔗田主要分布在纬度16°以南的平原地区,泰国甘蔗单产仅为澳大利亚的85%,而泰国吨糖耗蔗量为澳大利亚115%,两国蔗糖生产成本大约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澳大利亚甘蔗单产高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更温暖湿润B.土壤更肥沃
C.种植技术更先进D.运输更便捷
【小题2】导致泰国蔗糖生产成本与澳大利亚大约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料消耗量B.劳动力工资
C.生产技术D.市场需求量
19.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小题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
【小题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20.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图a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小题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 km
【小题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
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
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
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
21.
某电子商务公司立足于农产品的产、购、销“三位一体”,设立农产品的基地栽培、网上交易、终端配送的一体化经营,并全程监管产品质量,确保每一环节绿色无污染,让消费者“安心进入厨房”。2016年该公司在杭州设立合作平台,下图为该公司经营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的“中间环节”不包括
A.网上订购B.物流配送C.广告宣传D.现场采购
【小题2】该公司能让消费者“安心进入厨房”,最主要得益于
A.电子商务平台便于网络监控农产品质量
B.终端配送能保证农产品运输途中不受二次污染
C.产销一体化便于农产品产、运、销的全程质量监管
D.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新型营销模式的认可
22.
如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
A.50—150kmB.200—300kmC.700—800kmD.950—1050km
【小题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③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3.
读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农作物品种丰富,价格低廉③优化施肥结构,保护土地 ④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此农业模式最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B.塔里木盆地C.三江平原D.四川盆地
24.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某类企业,可能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企业D.高端装备制造业
【小题2】该类企业迁出后,对甲地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
25.
下图示意某国工业产值增长率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间内,关于高新技术产业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B.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2002年增长量最大
C.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传统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在2008年最小
【小题2】据图推断,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总产值在波动上升
B.工业总产值在波动下降
C.工业总产值一直在上升
D.工业总产值一直在下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