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521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0

1.综合题(共3题)

1.
(旅游地理)
材料
中法合拍的电影《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刚优美的自然风光,电影中的景色山清水秀、富有浓郁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特色。
(1)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少数民族的原因。
(2)说出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区域多个气象观测站关于大风天气的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域的大风天气多由冷空气南下引发形成。

归纳该区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该区域大风日数年级变化趋势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来西亚局部地区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马来西亚素有“橡胶王国”的称号。尽管天然橡胶的年产量很高,但是全世界天然橡胶需求量缺口还要达40万吨。
材料三:关丹位于关丹河口附近,是一个多功能、全天候海港,是马来半岛东海岸最重要的海港和物流中心,有高速公路与该区域各地直接相连。关丹港面向南中国海,直接通航我国钦州深水港和其他港口,并通达世界各国主要港口。该港与多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和相关经济合作协议。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马来西亚推出了“两国双园”模式,分别建立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2013年2月5日,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的产业园区在马来西亚关丹隆重开园。
(1)橡胶王国拥有橡胶生长完美的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与之相比,我国海南岛橡胶种植不利的气象气候条件。
(2)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一侧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
(3)从经济地理区位角度分析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共4题)

4.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增强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
5.

   广西桂林阳朔县的犀牛湖占地约300余亩,湖面澄清碧绿,水质甘甜,鱼虾成群。然而,就在1987年9月29日的夜晚,这里的湖水奇迹般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湖底的淤泥和还在挣扎中的鱼虾。据考证,阳朔县志中也早已有犀牛湖约三十年失踪一次的记载。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犀牛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出现断层,湖水下漏B.连通溶洞,湖水泄漏
C.湖堤溃决,湖水溢出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小题2】与犀牛湖“失踪”后又重现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溶蚀B.向斜成谷
C.流水沉积D.地壳陷落
6.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1900地带B.1300米以下地带
C.1900-2500米地带D.2500米以上地带
【小题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7.
“路桥经济”阶段。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运输量和运行速度低于第一亚欧大陆桥,主要原因是
A.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差,货源不足B.冬季港口封航,海陆联运的货物中断
C.沿线地区湿地、冻土广布,速度受限D.沿线国家多,列车的边境滞留时间长
【小题2】若第三亚欧大陆桥开通,与已有的两条线路比较,货单较多的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稻米B.羊毛C.木材D.小麦
【小题3】第三亚欧大陆桥沿线多为临海国家,发展“路桥经济”的重要意义是
①实现人口均衡分布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缩小沿海内陆差距  ④摆脱国际市场依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