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甲、乙表示地表,则正确的是
【小题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丁<丙<甲<乙 |
B.甲地多晴朗天气 |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
D.若③为海风,则图示环流可以表示白天海陆间环流 |
A.③气流比较温暖 | B.乙处多锋面雨 |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
C.③处风向为西南风 |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
2.
下图为小明在山西某著名高中校园拍摄的照片。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照片中影子朝向
【小题2】当天夜间气温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1】照片中影子朝向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A.太阳辐射强 | B.太阳辐射弱 |
C.大气逆辐射强 | D.大气逆辐射弱 |
3.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 B.④——丙 |
C.⑥——乙 | D.⑤——丁 |
A.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 |
B.此时④地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
C.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
D.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著名渔场的形成是因为有上升流 |
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 | B.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

A.甲—Ⅲ | B.乙—Ⅳ | C.丙—Ⅰ | D.丁—Ⅱ |
5.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 )
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小题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 B.河流 | C.矿产 | D.气候 |
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6.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题。
【小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小题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 年以来我国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小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7.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 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
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8.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读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省“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A.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 B.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
C.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D.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
9.
下图为1995~2004年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住宅区最可能布局在
【小题2】市中心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主要原因是市中心区
①交通通达度低②环境质量差 ③地租昂贵④服务设施差

【小题1】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住宅区最可能布局在
A.市中心区和内圈 |
B.内圈和中圈 |
C.中圈和外圈 |
D.市中心区和外圈 |
①交通通达度低②环境质量差 ③地租昂贵④服务设施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0.
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但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甲 ②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丁
③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乙 ④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丙
【小题2】地铁建成运营后,乙地的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甲 ②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丁
③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乙 ④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丙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工业用地 | B.行政用地 |
C.住宅用地 | D.绿化用地 |
11.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根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小题1】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乳畜业 | B.①为混合农业 |
C.③为游牧畜牧业 | D.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
A.①市场适应性强,劳动力投入多 | B.②生产规模小但单产高 |
C.①③生产规模小,但商品率高 | D.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