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波河是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流域是意大利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波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至河口分成14股水道入海,形成众多沙丘和岛屿,使得河口三角洲成为欧洲河口三角洲中最为复杂的。下面两图分别为波河流域与我国汉江谷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波河干流与图中汉江段比较,水位季节变化有何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推测波河下游河段航运价值不高,你认为是否可信?试说明理由。
(3)汉江谷地与波河流域都盛产水稻,与汉江谷地比,波河流域水稻生产有何优劣势?
(4)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北段水电站数量多的原因。


(1)波河干流与图中汉江段比较,水位季节变化有何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推测波河下游河段航运价值不高,你认为是否可信?试说明理由。
(3)汉江谷地与波河流域都盛产水稻,与汉江谷地比,波河流域水稻生产有何优劣势?
(4)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北段水电站数量多的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2.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得到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④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 )
【小题2】推测①地太阳能发电最多的月份是( )

【小题1】①~④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3.
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是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小题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地形 | B.纬度位置 | C.大气环流 | D.距海远近 |
4.
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智利设计师们寻获了一个“新思路”,利用太阳能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脉顶峰的两座水库里,然后让海水向下流经水电站发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少,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小题3】【小题4】阿塔卡马沙漠( )
【小题5】【小题6】智利设计师们设计该“新思路”的原因是( )

【小题1】【小题2】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少,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离岸风 | B.海拔 |
C.下沉气流 | D.秘鲁寒流 |
A.东西狭长 | B.昼夜温差小 |
C.风力作用弱 | D.星象观测条件好 |
A.太阳能发电不稳定 |
B.水能为清洁能源 |
C.太阳能发电成本高 |
D.使用水能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
5.
读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和高速公路分布比较图(2012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中、西部和甲、乙、丙的正确对应是( )
【小题2】图中信息反映出( )

【小题1】东、中、西部和甲、乙、丙的正确对应是( )
A.东部—甲 | B.中部—乙 |
C.西部—丙 | D.西部—甲 |
A.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高速公路里程长 |
B.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高速公路发展梯级差异明显 |
C.我国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运输效率最高 |
D.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异 |
6.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小题2】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地形和地势 |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 高原、山地 | 高原 |
气候 | 季风气候 | 大陆性气候 | 高寒气候 |
水文特征 | 外流河 | 内流河 | 多冰川 |
植被和土壤 |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 冻土 |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 ① | ② | 海拔高度 |
【小题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地形、热量 | B.热量、水分 |
C.水分、热量 |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C.热带气旋的形成 |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⑥ | D.③④ |
7.
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 ℃,当地温高于25 ℃时,块茎停止生长。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小题2】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A.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 |
B.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原有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 |
C.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
D.马铃薯广获人民的喜爱,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 |
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小 |
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且昼夜温差大 |
C.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
D.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